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仙侠玄幻 > 仙官 > 第四百一十八章

仙官 第四百一十八章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2-06-03 05:26:07 来源:69书吧

不得不说牟长史还是做足了功课的。蜀王府既然志在天下,对天下的人才也必有了解。这几年间叶行远异军突起,占尽风头,姬继深不可能不关注到他。

不过本来双方并无交集,蜀王顶多就是叹息此人不为己所用罢了。但自从叶行远到了蜀中,王府其实早就有了拉拢的心思,只是时间不长,叶行远又一直抓着慈圣寺案穷追猛打,这才不曾展开行动。

饶是如此,蜀王亦有以郡主下嫁之意——这固然是因为姬静芝非君不嫁,但若无蜀王的认可,也绝不会有牟长史来蜀中商议亲事的可能。这当然也是看中了叶行远的才能与名声。

此后叶行远改名换姓,潜入南浔州,千铜阁盗书,原本应该势不两立。但是由于叶行远微妙的态度,让牟长史又起了拉拢的心思。

在他看来,叶行远此人出身贫寒,完全是靠着读书翻身。与朝中诸公又没什么太深的联系,完全属于可以I争取的对象。尤其是叶行远在琼关的表现,可圈可点,大有古之名臣风范,但又被内阁排挤,限于资历,只能流转于外任。

这种情况之下,若是王爷能够破格提拔,许叶行远一个大大的前程,未必不能将此人收于麾下。

因为在蜀中之地,牟长史说话也就没了顾忌。叶行远心中更是忌惮,暗想这蜀中果然已经可算是国中之国,藩王属下**裸策反地方官员,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原本以为牟长史就算有拉拢之意,怎么也得委婉些,好在叶行远本来就打算虚与委蛇,便淡然笑道:“王爷之志,蜀中小儿尽知。王爷兵精粮足,割据一方足矣,但想要窥伺天下,只怕还有不足。”

牟长史大喜,叶行远要是一口拒绝,他当然就碰一鼻子灰。但要是叶行远就此答应,他却也只能将信将疑。如今叶行远这个回应,是最恰当不过。

对方并没有把话说死,这回话一方面是展现了自己的眼力,另一方面也是考校的意思。

蜀王的情况,牟长史也不是不了解,若是天下大乱,借着南浔州几十年的经营,靠着蜀中地利,割据一方并不难。但若说真要兵进中原,实力却稍显不足。

叶行远的问话一针见血,如果他看不出这一点,也就不足以称之为天下人杰了。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牟长史也早有准备,他傲然道:”王爷深谋远虑,自然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是举事,四方响应,岂能孤军奋战?“

果然是有联动的,叶行远心中有数,不过这些联动起事能否如蜀王所愿,那却难说得很。他故作漫不经心问道:”那不知王爷到底有几家盟友,可靠否?“

牟长史留了个心眼,这差不多就算是蜀王府最后的核心机密,当然不能轻易泄漏,只打了个哈哈道:”大人若是再访南浔州,再见王爷,自然可知其详。如今,却不便相告。“

他这话又是试探,叶行远朗声大笑道:”长史之意,我已明了。不错,前几日确实是下官改名,一探南浔州,便是为了一观王爷的气量与格局。“

果然是你!牟长史心中暗骂,冷声道:”既然如此,大人为何要潜入千铜阁,取走至关重要的文书?“

叶行远轻描淡写道:”只是久闻千铜阁固若金汤,故而好奇一试罢了。没想到徒有其名,王爷放置如此重要东西的所在,还须更加严防死守才是。“

牟长史无语。大概也天下也只有一个叶行远有资格说千铜阁”徒有其名“,因为他确确实实突破了好几层关卡,连镇守第六层的喀严巴大师都死得不明不白,光从这一点来说,叶行远便是深不可测。

想到这一点,牟长史心中更是急切,若是此人能为王爷所用,何愁天下不定?他定了定神,诚恳道:”大人有鬼神莫测之能,老夫佩服得五体投地。喀严巴大师功参造化,早有言在先,能破千铜阁之人,必是天下之雄。

大人有此奇能,在朝中却不能尽展抱负,未免可惜?如今大家既然都已言明,老夫便代王爷求恳,大人若能交还文书。老夫便以性命作保,保大人异日王侯之位!“

他顿了一顿,又道:”如今王爷尚在蜀中,否则的话,便是三顾茅庐,亲自来请大人,也是寻常之事。“

蜀王府这边确实有诚意,可惜一来他们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二来世子行事如此残忍恶毒,叶行远不屑与之为伍。他便只淡淡摇头道:”那也不必劳动王爷。“

叶行远就说了这半句话便住口不言。牟长史愕然,这是什么意思?你这算是答应了呢,还是没答应?只能又问道:”大人之意,是愿意与王爷共参大事喽?“

叶行远笑道:”那也得看机缘。“

机缘个屁!牟长史肚子里骂娘,这年轻人怎么和老狐狸似的滑不留手?怪不得能与内阁诸老对抗,不落下风。这小子真是个人物!

只是如今形势比人强,是他来求人,而非别人来求他。牟长史只能按捺住性子,陪笑道:”大人的禅机,老夫难以理会。兹事体大,还请大人明示,以免有所误会。“

这老头儿倒是个实诚人。叶行远觉得也不必欺负他过甚,便点头道:”实不相瞒,我与王爷亦有数面之缘,见王爷阔面重颐,确有王者之相。

只是欲求大事,必得天时地利人和。如今我若想要投效王爷,总得观将来之事,否则心中难安。“

牟长史一怔,苦笑道:”王爷筹谋数十载,已有万全的把握,只是将来之事,谁又能说得清楚?不知大人欲要如何观之?“

造反本来就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差事,如何能打得了包票?难道你叶行远还能有未卜先知之能不成?

叶行远摇头道:”长史误解下官之意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怎能轻言胜负?我只是想看看,王爷百年之后,世子能否有继承之能。可惜我在南浔州一月,未能与世子谋面......“

牟长史恍然大悟,他明白了叶行远的心思。蜀王虽然未必能说是一世雄才,但至少也是枭雄之姿,这牟长史跟了他几十年,自然有信心。

叶行远在南浔州也见过姬继深好几次,也曾深谈天下大事,有直观的感受。从他言下之意来看,他对蜀王本身只是比较满意的,顾虑的乃是蜀王的继承人问题。

这确实让牟长史有些挠头,他也不能昧着良心说世子青出于蓝胜于蓝——事实摆在眼前,世子就算不是纨绔子弟,但也有明显的道德瑕疵。对面这位叶大人正在审理的慈圣寺一案,蜀王世子便是主谋,牟长史不相信叶行远不知道。

他沉吟半晌,方才字斟句酌道:“世子少年顽劣,脾性不佳,但也曾随名师受教,长于谋略。行事虽然急躁,但也能受人规劝,若是大人以理服之,必可君臣相得。王爷春秋正盛,身体健旺,此后二十年不足虑。

二十年之后,大人必能执掌朝政,世子可为守成之君。”

牟长史这番话可算推心置腹,他承认世子的本事不行,但又安慰叶行远说蜀王的身体还行,至少还能再活二十年。而二十年之后,如果大事真的能够成功,以叶行远的才能,起点又高,还能掌握不住朝政?

到时候,世子到底如何,也不足虑了。反正只需要他老老实实的当守成之君,多诞下几个子嗣,也就足够了。

叶行远不禁暗叹,当世的文人果然真的心态不同。虽然仍然以忠君为上,但是也毫不在乎伊尹霍光之事,对他们来说,圣天子垂拱而治,将政务实务全都交给内阁大臣,大概是最好的选择。

保皇派们的内阁诸位学士是这般想法,造反派中这位首席心腹,也毫不避讳这个意图。

如果叶行远是传统的文人,那么听了这一番话,选择蜀王一面也未必不是好事。一旦成功,他真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宰执天下,随心所欲。

尤其是蜀王殁后,后继无人,世子无能,叶行远更是能够独揽朝政,至少做得三朝元老屹立不摇——这对于文官而言,几乎已经是最高殊荣,日后想要飞升仙官,也不是没有机会。

可惜叶行远本来的想法就不同。如果他要走这条官僚主义的道路,一开始就不必与朝中大臣的关系闹得这么僵。既然他踩进了天命陷阱,也无法放弃自己为民作主的心愿,那么也就意味着他必然与传统官僚得走不同的道路。

今日与牟长史一番对谈,也不过是互相试探和设计罢了。听牟长史这番话之后,叶行远沉吟一阵,这才开口,“话虽如此,下官还是希望能够面见世子一次。刚好下官手中的文书,便是交给长史也不便,不如就请世子拨冗来天州府一趟,取回这些文书,顺便也让下官相上一相,不知可否?”

叶行远这话说得也合情合理,牟长史自己都不愿意碰叶行远手上那些文书——王爷信任他是一回事,但是这种绝顶机密,自己能不知道最好就不知道。

至于世子要不要来,牟长史却有些犹豫,如今正是审理慈圣寺案的时候,叶行远要世子来天州府,不会是请君入瓮吧?他犹豫道:“这个...老夫做不了主,还需回禀王爷决定。”

叶行远闭目道:“那就请长史立刻飞书,请王爷定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