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仙侠玄幻 > 仙官 > 第三百三十三章

仙官 第三百三十三章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2-06-03 05:26:07 来源:69书吧

京城中的宇文经很烦恼,琼关特区转运使衙门终于还是在一片争执中成立了,叶行远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虽然严首辅稳稳的为手下人争到了转运正使的位置——这是常规的手法,一件事可以任人去做,但主动权仍须握于手上。

成功便可摘桃子,万一失败,那就不必在意了。

然而宇文经认为这种常规的手段对付叶行远无用,叶行远在任何时候的对策,都是脱离常规的。

当然如果要找一个人遏制叶行远的话,宇文经也想不出来有什么人比姜克清更合适。严首辅看似糊涂,做事却从来滴水不漏。

宇文经对姜克清其人算是很了解,这位老师的学生一直都不是很爱讲话。他平时总是恹恹的,显得体弱多病,但行事却细密如针。

这么多年按部就班,从馆选翰林院庶吉士起步,不犯错,亦无大功,稳稳当当升上了一府正堂。就他三旬多的年纪来说,可说是前途无量。

这人可说是清流一系的接班人,这次润州任满之后,严首辅本来有意让他回京。再历练一段时日可放一省布政,再升回来便是六部关键官职了,十年之后,纵不入阁也是强力候选。

这样既有清贵职司,又有地方履历,日后真操持国家大事,也可说得心应手。

琼关之事可说是一个意外,人才有限,尤其要找一个镇得住叶行远的人物。即使是宰相袖管里也没藏着几个备选,年龄、官职和能力最合适的,严秉璋只挑得到姜克清,迫不得已也只能让他劳碌一番了。

这样一个意外,可能会影响到姜克清顺当的官宦生涯,但是为了报答老师的知遇之恩,姜知府没有丝毫犹豫便一口答应。

当然,若是琼关特区真获得了辉煌的成功,那么对姜克清来说也会迎来一次飞跃式的提拔。

然而宇文经还是觉得不踏实,他反思自己是不是被叶行远层出不穷的意外性给吓破了胆。毕竟别的不论,叶行远居然能困守孤城足足一月,这是他利用蛮人的时候连想都没想到的可能。

直到现在,宇文经仍然认为对付叶行远最好的方式是**毁灭,他害怕此人脑中的奇思妙想。但可惜再最彻底的尝试之后,即使是作为首辅的心腹,他也没有更多的资源可以投入在刺杀中了。

也就是说,现在宇文经也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姜克清身上。但他仍然关注着琼关,希望在关键时刻自己的经验教训能够帮得到姜克清。

琼关转运使衙门内如今一片和谐,除了正副使之外,各司佥事也已到齐——这些低级官员都未赶在正使姜克清抵达前上任,即使从最近的甘州府调任的官员都是如此。

显然朝廷严格的做了规定,避免叶行远有提前收买人心的机会。叶行远对此一笑置之。

少了秦县丞与方典史两位活宝,衙门里的联谊活动没那么热闹,但还是按照惯例吃吃喝喝,在边疆这种没什么娱乐活动的地方,即使是官员也只有喝酒交朋友。

原本姜克清与叶行远两人与下属官员的层级差距太大,姜克清作为正使,品级资历超过属下太多。而叶行远又是状元出身,身背五品爵位,都是让人高山仰止,在酒席上无法活跃气氛的存在。

好在这两人都平易近人,姜克清表现的温文尔雅,全然没有世家子弟的骄矜。而叶行远也谦虚谨慎,一点都没有传言中的跋扈。

总之在主角和龙套们小心翼翼维持气氛的前提之下,琼关特区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暂时并没有出现什么太大的问题。

目前特区的工作重心还是建立互市,这在春天商队陆续到达之后出现了极好的效果。原本打算穿过西凤关再往西去贩卖茶叶、瓷器、丝绸之类的商人,发现在羊肉谷这些东西也能够以不低的价格卖掉,这还省了他们来回的路费。

就算有不死心的商人翻山越岭,碰到路上第一个大部族乃速干部,就会发现他们已经习惯到互市买东西,价格差距并不大。

有心再往西去,乃速干部的牧人就会告诉他们由于缺水,西北面的草原今年枯死了不少,蛮人不落要不向北,要不向东南迁徙。

向东南的便是以乃速干部为首,带着零星几个小部落。而向西北的则是凶残的木托部,他们去年秋天试图劫掠中原却遭到了失败,因此干脆往北去追逐水草丰美的区域。

如果商人想找到他们,大约得在草原上多走一个月的路,而且木托部可不算是一个良好的交易对象。

听到这些消息之后,商人大多都犹豫了,他们要不干脆折而向东,去找妖族作为买家,要不就怏怏的回到琼关县摆摊。

互市暂定的税率是二十税一,对于习惯了高税率的商人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他们在市场中受到妥贴的保护,由于来往的妖族和蛮族增多,商人来自内地的货物很受欢迎,卖出了不错的价钱。

但有一个问题是妖蛮能够提供的货物太少,尤其是对比较大型的商队来说,除了牲畜和皮草,从妖蛮手中买不到什么值得带回去的货品。

商队千里迢迢,当然不会只做一次生意,他们要交易两地的货物,才能够赚得双倍的利润。买不到足够货物会挫伤他们到来的积极性。

就此转运使衙门终日探讨解决之道,有佥事熟悉胡商。自告奋勇联系远方蛮人的商队,期望他们从阿鼻山继续往东,来到琼关贩售玉石、毛毯之类。

姜克清皱眉道:“在阿鼻山各色宝石的价格就已经很高,内地的珠宝商人已经习惯到那边接货。即使他们将货物运到琼关,也未必能找到合适的买主,价格就提不上去,他又何必多走这一截子路?”

叶行远早就发现姜克清是个行家,他虽然未曾在西北呆过,但却好像熟悉贸易中的所有一切,甚至懂得几个草原上蛮人大部族的语言,一切都欺瞒不过他。

果然那佥事讷讷,找不出这问题的答案,好在姜克清也没有为难他,只是淡笑询问叶行远,“叶大人从去年便开始筹谋特区,胸中必有成算,不知可有以教我?”

这是第一次姜克清主动把难题抛给叶行远,叶行远默默记下。这是姜克清抵达琼关三个月之后发生之事,这位老牌的进士果然很有耐心。

然而叶行远确实有成算,所以他不慌不忙道:“这交易量不足的问题,下官确有打算。治标之法,便是如刚才白佥事所言,引进西域商队。他们奔波万里而来,也就不会在乎再多走几百里路、

只要我们能给出更好的条件,能让他们赚到更多的钱,他们绝不会犹豫。内地的珠宝商人也是从东南而来,他们携带大量的现银,当然希望少走点路少点风险,只要我们能提供比阿鼻山完善的票号服务,他们一窝蜂都会来这儿。买家若是在此,卖家自然会蜂拥而至。”

“票号?”姜克清迟疑的望了叶行远一眼,这是江浙等地刚出现不久的新生事物,只要持票号的银票,便能够异地兑现,这省去了商人携带大量现银之苦,没想到叶行远从未涉足江南,居然对此了若指掌。

他欠身道:“早听说叶大人除了妙悟天机之外,亦有经世致用之才。我虽知票号,但其具体经营却只一知半解,还要请叶大人详解。”

一众佥事更是闻所未闻,都兴奋询问。叶行远一一解释,强调道:“宝石绒毯之类俱是高价之物,运入中原,价以十倍百倍计,动辄便是千万两银子出手。那些珠宝商人如何能带得许多?

我们官营票号,可让商人于京兆府,或是江南金州等大城市存入银两,凭银票到此地票号支取,中间只收取一个小小运费,他们必然趋之若鹜。阿鼻山三不管地带,可不能与咱们这里比。”

这票号之法说起来简单,其实不过就是一个异地支取的法子。对于普通的票号来说,还要担心银票防伪的问题,而若是官营票号,将来往文书并入官府公文。几乎在半天之内,便可查询商人的存银状况,有多少可异地支取多少,根本不担心伪造骗人。

叶行远想得清楚,一开始不必将业务复杂化,只在京兆府和金州开设票号,如此商人聚拢存取,管理银两和账目也容易许多。

光凭此法,就能将大客户引来琼关,不但解决了一部分货源的问题,还可以借此开展票号业务,又是一笔收入。

姜克清沉吟良久,淡淡道:“叶大人果然是妙策,但是票号分利,不劳而获,似有与民争利之嫌。”

叶行远大笑,“若是其它地方,这法子自然不能通过,不过咱们琼关乃是皇上与内阁诸公特批的特区,只要能赚钱,暂且可无所不用其极。反正只是试验,又何必在意?

也正是因为如此,天下间再无第二座城,能与我琼关相争。只怕不用半年,光这商人的票号业务,便可如源源流水,再无断绝。”

佥事们嗡嗡小声议论起来,显然是都想到了那美妙的前景。姜克清的脸上更失去了半分血色,但他表情丝毫不显,只是袖中的拳头握得更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