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仙侠玄幻 > 仙官 > 第三百零三章

仙官 第三百零三章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2-06-03 05:26:07 来源:69书吧

李夫人的信是八月到的,在此之前,双方虽然也有互通消息,但直接的信件往来极少。倒是李成热情的给叶行远写过几封信,叶行远也逐一回复。

叶行远高中状元,官居从六品,身份更是清贵。而李成虽然得夫人之助,又勉强算完成了生辰纲,升了一级,但还不过是一个八品的芝麻绿豆小武官。

两人身份愈发天差地别,李成信中几乎以下属自居,一口一个“标下”,叶行远虽然有些不大习惯,但是想到与李夫人的合作,又想到西凤关和琼关县现在的情况,也就默认了这种从属关系的存在。

在信中,李成一开始主要表达了叶行远离京之后的惶恐,后来又柳暗花明又一村。听说要来西凤关任职,与叶行远相隔不远,喜悦之情几乎溢于言表。

叶行远早从李夫人口中得知了结果,也不惊讶,只是对他们姚家的能力更有信心。

李夫人的动作迅速,在搞定了李成的官职之后,很快就打入西军,谋到了西凤关的实缺,在八月随夫上任。出发前给叶行远发了密信,算算时日,他们九月就该抵达。

叶行远在他们来之前,也对子衍墓略作了一些调查准备工作。

与葬在故乡的高华君不同,子衍也算是实践了“马革裹尸”的理想,他一直在抗击妖蛮的北方第一线,最后也是死在战场上,就埋在琼关县外穿过妖族聚居区,接近西凤关的一处荒地。

子衍本是文人,虽然作为圣人的亲传弟子,必然精通六艺,不能算是手无缚鸡之力,但也绝非像裴将军那样的赳赳武夫。

此人行战事,战略为其长,奇谋为其短,守城固若金汤。当初他在西凤关,曾以数千老弱军士,抵挡蛮族十万,在外无救援,内乏粮草的情况下,保孤城两月不失,堪称奇迹。

也正是因为如此,西凤关曾经被视为不破的雄关--不过三千年过去,早已经时移世易,守城的终究是人,而不是靠着山川之险。现在的西凤关,在妖蛮眼中,大约就跟千疮百孔的筛子没有什么两样。

高华君提供的宝物乃是代表“孝”的蹑云靴,裴将军的宝物是代表“勇”的宝刀。叶行远推测,子衍的宝物可能是代表五德之中的“忠”,这也可说是此人一生的写照。不管是忠于君、忠于民,还是忠人之事,子衍都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小故事。

如果正如叶行远所料,要怎么获得子衍的认可,得到这一件五德之宝,暂时还没有头绪。

高华君陵之后,李夫人也得到了更多的经验,她除了掌握进入陵墓的方法之外,也开始考虑如何取宝。叶行远得到高华君的认可,可以说是误打误撞,这种成功基本上也不可能复制。

而且叶行远和李夫人都认为,高华君那种抖M性格形成的死后世界,大约也不会与另外三大弟子会有什么共性,包括子衍墓在内,想要得到陵墓,会遇到真正的考验和切实的危险。

但说到如何具体准备和行动,叶行远也仍然束手无策,李夫人信中倒是表示自己有了些腹案,等到会面之时再与叶行远详细商量。

叶行远墓前也只能依赖她,圣人灵骨之事太过机密,叶行远连锦衣卫的力量都无法调用,免得惹人怀疑。他这些案头调查,也都是在行县事的时候顺带为之,务求不引起人注意为第一要义。

九月初七,李成抵达西凤关。在交接之后,当晚就赶到了琼关县。叶行远为了掩人耳目,带上了秦县丞和方典史,在羊肉谷为他们夫妇俩接风洗尘。

不过几个月功夫,琼关县的情况便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来往的客商似乎也略有增多,羊肉谷当然也就更加的热闹。

当日叶行远第一天来琼关县,在这里还与西凤关一位校尉冲突,今日却在此地宴请一位把总。虽然品阶不高,但对方对叶行远也是恭恭敬敬,秦县丞与方典史暗暗称奇,只觉得能者无所不能。

李成虽然是武官,其实也有些文青气,又同为下陈,经常受些夹板气,与秦县丞方典史甚是谈得来。这三人地位相仿,喝了几杯酒之后倒是甚为热络,不知不觉又多喝了几坛子,最后都醉的人事不省。

李夫人远远看在眼里,并未阻止,甚至可以说是故意推动,等他们都醉了,这才派车将他们几人分别送走,开始与叶行远密谈。

“叶公子来此不过数月,便做下好大事,真乃人杰也!”李夫人由衷赞叹道:“不对,此时该改口称呼叶大人了。旁人做官还得学,叶大人做官却像是天生便会一般,五德之宝圣人灵骨,合该为你所得。”

叶行远苦笑,他自家清楚自家事,上辈子他就是个学者,无非是多读了几本书,把历史官场看得透彻。这才能够在穿越之后学以致用,哪有人真能生而知之?

不过他也不打算向李夫人解释,只淡淡道:“莫扯这些闲话,但说正事。子衍墓位置偏僻,我治县之时,说偶然去凭吊一番,也是正理,只是我们什么时候出发最好?你可曾做好了准备。”

李夫人略一点头,又摇头道:“探索四大弟子陵墓,面对的全是未知,我又怎能说完全做好了准备?不过这一次准备当然要比进高华君陵的时候充足得多。

在我看来,夜长梦多,叶大人若是能够抽得出空,我们最好这几天之内便去子衍墓,先动手试试看。”

叶行远这一次当然不会那么简单听她说说便去冒险,追问道:“高华君陵的死后世界,乃是他内心期待之处。子衍此人忠君爱国,他的理想之地,又会是什么地方?”

难道会是四面围城的西凤关?这种地方想起来就要比高华君陵危险许多,但从四大弟子的德性来看,这还真不无可能。

李夫人表示不同意,“西凤关虽然是子衍扬名之地,但以几千老卒守城,对抗十万蛮族,其实并非子衍最艰难的处境。若说真的走投无路,应该是苦渡城一役。”

叶行远听到这个名字,只觉得舌头上都泛起了苦味,他眼神发直半晌,最后才涩笑道:“我倒是西凤关一战已经是够辛苦的了,倒是忘了苦渡城。

那种地方,我们进去十死无生,真要去尝试么?李夫人你确定他死后理想便是再去打这一场仗?”

苦渡城是史上仁人君子谈之色变的一场最艰苦的守城战,以兵力悬殊的比例来说,或许西凤关抵抗十万蛮族也不逊色。

但是西凤关断粮最长不过三日,而苦渡城则是断粮三月之久。

传说子衍一开始是斩杀了自己的爱马,让众士卒分食之,最后又斩杀了自己的爱妾给军士吃,这才最后抵挡了妖族的围攻。

这故事以当时的道德观来说,也足够惊世骇俗,虽然众人都承认子衍是干了一件了不起的事,但食人还是太可怕,有违圣人之教。所以苦渡城一役,大家虽然都心知肚明,但在历史记载中却都能避则避,很少正面叙述和评论。

但只要这一场战役是真的,叶行远也觉得李夫人的预测不会错,在子衍墓中很有可能就遭遇到这个考验。

李夫人叹息道:“凡人所求死后世界的安宁,无非是荣华富贵的享受罢了,但是对于四大弟子这样的贤人来说,他们所求更多的是精神层面。

高华君至孝,他所求便是能够与父亲多待一段时间。而子衍精忠报国,他的心思,大概是无论如何要将苦渡城打得更好一些。”

苦渡城实在太过惨烈,虽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子衍对付出的牺牲一定还是很不满意,他一定会想要怎么能够打得更好。

叶行远眼睛一亮道:“若是如此,我们要是能够帮他减轻牺牲,或许就能得到他的认可?”

从这个角度考虑,倒是很容易猜到子衍的需求和考验,这比起高华君来更加直接。但问题是...想要减轻苦渡城的牺牲,本身就是一个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子衍本身就是兵法大家,他在苦渡城遭遇的是绝境,以他的能力、决心和毅力,才能打赢这一场本根本没有机会打赢的仗。

就算是叶行远,面临同样的绝境,他也绝不敢说自己能够比子衍做得更好。如果不杀马杀人,饿极了的士兵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叶行远也无从预测。

面对数倍于自己的强悍敌人围攻,城中又断粮,又没有可以依赖的援兵,这种情况下打退敌人就是奢望,更何况还要顾虑重重?

叶行远愁眉苦脸道:“要是能带现代兵器或者足够的粮食就好了......”前一点当然是幻想,有马克沁机枪自然不怕围攻。后一点如果他富可敌国,或者琼关县更富有些,或许能够想办法做到。

可惜琼关县的粮仓本来就只有快饿死的老鼠,就算叶行远想挪用都没机会,更何况要把粮食带进子衍墓本身也是难事,只能另想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