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仙侠玄幻 > 仙官 > 第二百九十六章

仙官 第二百九十六章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2-06-03 05:26:07 来源:69书吧

正如众人所料,阿清案一传到京城,立刻引发了一场大争论。起初是刑部尚书周毅大怒,要亲自下笔驳回琼关县的判决,责令重审。

纲常之辨,在这个圣人教化的世界乃是不可触碰的红线,一向严苛的周老尚书甚至在衙门内拍了桌子,怒骂叶行远“丧心病狂”。

周毅执掌刑部五年,为人刻板好名,平时在衙中说一不二。此次动怒,众人自然是噤若寒蝉,但没料到的是竟然还有人出言反对。

刑部左侍郎杨礼中不同意尚书的见解,直言反驳道:“大人固然守纲常正义,却不知小民之苦,下官看琼关县所述案卷卷宗,条理分明,事实清晰。

分明是弱女子激愤杀人,又不曾当真杀死人命,琼关县所作判决亦有道理。刑部乃执律法之正,行事不可不慎,此案参详再审度可,仓促发回重审却不妥。”

杨礼中年轻俊彦,此时尚未至四旬,一直被视为将来大学士的必然人选。此人儒雅,在刑部中也从不仗恃背景、才学揽权,是周尚书信任的左右手,没想到此事上居然突然开口提不同意见。

周尚书气得眼前发黑,怒道:“你这是什么话来?吾辈读书人,自当以圣人之法为常法,此女情有可原,罪无可恕!你身为读书人,难道还会赞同叶行远离经叛道之言?”

他声若雷霆,屋宇震动,显见已是动了真怒。杨礼中满面无奈,劝退同僚,私下进言道:“大人息怒,叶行远此人虽有劣迹。但也是一榜状元,大儒之身,他如此判决必有缘由,大人轻易驳回,若有差池,只怕于声名有碍。”

周尚书心中一梗,他毕竟久经宦海多年,杨侍郎的言外之意他也听得明白。如果是一般的知县,以他的性子,那当然毫不犹豫的把这封判决扔回去。

但现在做这个判决的是新科状元,不久前的京师焦点叶行远,这真得多费点思量。再退一步想,叶行远虽然以状元的身份被排挤出京城,但时日未久,又因上万言书戍边之事得罪了内阁,要针对他的人多的是。

如今出了这事,要发回重审,关键处其实已经不是这一件案子,而是要对叶行远如何。想要借着这个机会打压叶行远的人多得是,那何必自己来做这个出头椽子?

周尚书想通了这一节,怒气渐平,便问杨侍郎道:“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这案子我是万万不能同意的,不过刑部确实也不必给别人当枪使,这却有些为难。”

杨侍郎不慌不忙道:“若有疑难之案,刑部不能定夺,自然应该上报内阁,由诸位大学士判断。这事本来就是叶状元与内阁诸公的恩怨,大人何必牵涉其中?”

周尚书踌躇道:“只是叶行远判决确实不当,我要是轻轻放过,只恐有人在背后讥讽。”

他最重名声,虽然怕事,但又担心这样蒙混过关会影响自己,所以首鼠两端,前怕狼后怕虎。杨侍郎慨然道:“所以今日下官才事先未与大人商量便在衙中争执,此后下官再拂袖而去。众人皆知刑部意见不合,朝中再有非议,也是怪到下官头上,大人不必担心。”

刑部说起来当然是周尚书作主,但是杨侍郎潜力无限,满朝上下都知道他的能量,若是这两人闹起矛盾,确实有可能难下决断。以这个借口,将这案件推给内阁诸位大学士,也算是说得过去。

杨侍郎又道:“内阁诸公皆是正人君子,就算不说他们与叶行远的宿怨,此案到他们手里,也必然会发回重审,与大人的意思一样。”

周尚书冷笑道:“说是正人君子,那可未必,不过他们恨新科状元入骨,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倒是真的。”

他顿了一顿,抱歉道:“如此一来,倒是要委屈你了,日后此案判下来,只怕声名略有挂碍。”

杨侍郎微微一笑道:“不妨,我毕竟不是主审之人,只要说是秉圣人仁善之心,别人最多说我心软,不似琼关县那般在风口浪尖上。”

下这个判决的人,才是挑战文教挑战三纲五常的罪人,他虽牵涉其中,到底不算怎么深入。风头一过,也不会有人想起。

刑部两位大人计议已定,果然再议之时又大吵一架,杨侍郎被周尚书怒斥赶出,但此案到底如何复核,终究没有定论。周尚书装出一脸无奈和愤怒,将阿清案上交内阁,由内阁诸公商议决断。

杨侍郎走出刑部,神态轻松,自语道:“宇文兄,我已尽力而为。此案越过刑部交到内阁,影响力也就更大,若是能够一锤定音,那叶行远可真的是永世不得翻身了。”

他轻叹了几声,又道:“可惜了他的诗文。”随即才扬长而去。

阿清案层层升级,又有人在暗中推波助澜,不过短短数日,京中已经尽是飞短流长,都在谈论“阿清杀夫”事。

说书先生们又有了好题材,自然是张口就来,说得荒诞不经,“你们不知道,这阿清乃是绝色美人,她杀夫罪大恶极。但叶状元一见她姿容曼妙,便心生怜惜,这才枉法轻判,甚至还牢中密约,要为她翻案。”

有人立刻反驳道:“休得胡言乱语,叶状元何等人物,怎会为女色所迷?他雄才伟略,扫荡妖蛮,岂会犯这糊涂?”

那说书人不服气道:“你是听多了《公子平妖传》吧?那是编出来的故事,怎能当真?那你说说,叶状元要是不为女色所迷,怎会轻判一个杀夫之女?”

此言一出,老百姓们叶无从辩驳,在大部分人的观念之中,杀夫就是不可饶恕的大罪。纵然这姑娘常受虐待,但是做人家老婆,哪有不挨打的?她起了杀心,就是万万不该。

有人迟疑道:“叶状元最恨妖蛮,不知是否因为阿清的丈夫是个蛮族,才会如此判案?”

有读书人叹息道:“就算是蛮族,那也是此女之夫。圣人教诲,出嫁从夫。她若是当初未嫁之时,便自尽或是刺杀这蛮人,那也有节烈之义。

但如今已经嫁了两年,这时候方才起了歹心,对朝夕相处的丈夫动手,那可真真是罪无可恕了。你们想想,此案若不重判,你们回家看到拿菜刀的婆娘,不害怕么?此乃动摇人心之大事,叶状元真是一时糊涂!”

京城的舆论,比之琼关县内对叶行远更加不利。如果说琼关县还有一部分人理解叶行远的判决,觉得阿清实在可悯。支持与反对之人各占一半的话,到了京城,就几乎有九成的人都质疑叶行远的决定。

内阁五位大学士一致做出裁决,此案发回复审,而且主审不再交给知县叶行远。而是三法司各自派人,会同剑门省、府、县三级同审!

“这是要做出一场大戏啊。”隆平帝在茶楼上听着众人的议论,又得到内阁最终决定的消息,不由得忧心忡忡。他问安公公道:“想不到叶行远去了那么远,没几天又惹出这样的事来。这次他是被逼到了悬崖边上,连朕都爱莫能助。”

只不过是一件边疆上的小案子,居然引得内阁如此关注,还要惊动刑部、大理寺与都察院一起下地方会审,这不是重视案子本身,而是切切实实的针对叶行远这个人。

掀起滔天的舆论,再三堂会审定下铁案,这是将叶行远往死路上逼。日后再有人提起叶行远,第一个想起的就是阿清案。他不再是“诗魔”“状元”,而是一个离经叛道违背纲常的官员。

这顶大帽子压在头上,任谁也翻不了身。隆平帝就算想要破格提拔叶行远,却一定会被朝野上下的读书人一致反对。

安公公抱怨道:“这个叶行远真是一刻都不安生,明知道陛下对他寄予厚望,却偏偏总惹是生非,这种事全是他自找,白白辜负了陛下一番苦心。”

隆平帝淡然笑道:“也不尽然,朕看他文章策论,每每在危机之时有不可思议的手段。他既然敢这么判,想来也该有应对之法。”

他沉吟一阵,突发奇想道:“要是这次三堂会审,没有驳倒叶行远的判决,反而最终支持了叶行远轻判阿清,那又会如何?”

那自然是叶行远名声大噪,借着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乃至内阁刷了一把声望。初到边远县城,便能有这样的政绩,就算是圣贤也未必能做到,真正可说名动天下。

有此一得,无论朝野,至少在短时间之内,绝不敢再动叶行远。他也就得到了从容布局的时间,日后折返京城,这阿清案便是他的资历。

从这个方面一想,隆平帝又隐隐觉得叶行远可能是故意的。

但安公公愁眉苦脸道:“陛下不要太相信此人了,内阁那几个老家伙既然要置他于死地,三法司派下去的人必有安排,省中府上的官员,他也未曾交结,也不会有什么交情。不说案情,光是这审案官员,他就已经输了九成九,有什么办法翻盘?”

隆平帝喟然一叹,这等难局确实难解,叶行远到底该怎么应对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