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仙侠玄幻 > 仙官 > 第二十九章 你叫什么?

仙官 第二十九章 你叫什么?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2-06-03 05:26:07 来源:69书吧

听到唐先生三个字,后院传来响动,一个面容有几分苍白的年轻人面带惊喜之色,急匆匆地奔了出来。

“唐先生在哪里?在下有失远迎,还请恕罪!”这年轻人恭恭敬敬地站在大门口道。

原来自己这个表兄弟在家啊?叶行远对这家人的德性实在无言以对。八成是年轻人更不懂事,懒得应酬自己这个乡下来的“穷亲戚”,干脆就不露面了。

就连陆夫人都放下了手中活计,眼巴巴地朝着门口张望——他们大概都快忘了家里还有一位亲戚客人在。

陆老爷当先而入,他身穿一件圆领襕衫,脸上笑逐颜开。他瞧见儿子迎出来,立刻又显出几分宠溺,仿佛为儿子买到了心仪的玩具似的。

叶行远知道表舅开了家酒铺,这几年光景好,此时远远看见,只觉得表舅脸上多了几分富态,但面容还算是依稀认得。

只是这唐先生又是什么人,竟让这一家三口都如此激动?叶行远不由有几分好奇。

紧跟在陆老爷身后的,是一位身材高大的士人,头戴破烂的秀才方巾,身着青衫,两袖却沾着油污,脸上有三四分醉意,脚步也略踉跄。但此人气度却毫无拘谨寒酸,反而有点睥睨众生的狂态。

还是个秀才相公?但又怎么落魄至此?叶行远回想起乡中的几位秀才,哪个不是仪表堂堂一本正经,哪有这种狂生的模样?

不得不说叶行远久居山中,于这府城的时髦风尚还是有些跟不上。科举之途漫漫而长远,中间卡顿几下可能就是几十年。有些读书人勤勉了一辈子,头发都白了,终究还是差了些气运,皇榜之上难有姓名,也就只好借诗酒浇愁,放浪形骸。

在这些科举竞争激烈、文风鼎盛的地方,渐渐形成了一股风气,不但是前途无望的中年人,就是年纪尚轻的才子,也以风流不羁为傲。若是一味死读书,行径古板方正,反要惹人嘲笑。

今日陆老爷请来的唐师偃唐先生就是汉江府才子界中了不得的人物,此人年少时即以诗词扬名,才气过人,不到二十岁就中了秀才,本被视为本府极有希望的大才子。

不想造化弄人,一晃就是十几年,别说皇榜提名,就算是一个举人也未捞着,只能是感慨时运不济了。

此人过了而立之年,渐渐也就失了考下去的兴趣,平时狎妓饮酒无所不为,留下不少清新小令新词艳曲,在汉江府中也算得上是才名卓著,更是本省有名的风流名士。

而陆家公子这几日不知怎么动了念头,吵着要赶时髦学诗,还点名想跟这位唐先生学。陆老爷夫妇一贯宠儿子,自从宝贝儿子中了童生之后,更是无所不依,就是要天上的月亮也得想办法摘下来。

唐师偃好酒,手头又拮据,也不知在陆老爷手里赊了多少酒账。这日再来打酒之时,就成了自投罗网,被陆老爷死拖活拽,终于不情不愿地跟着到了陆家。

唐先生打了个酒嗝,睁开半醉不醒的眼,却看到两位年轻人,便转头问陆老爷道:“说好只教你儿子作诗,怎么又多出来一个?这可要另算,多教一个,就得多送我三十斤杏花酒!”

陆老爷也是愣了愣,没料到家里多出个年轻人来,便拿目光询问夫人。

陆夫人心疼酒钱,赶紧解释,“唐先生误会了,多出一位是我家老爷的乡下亲戚,哪里懂得什么作诗?所教的,还只是我家伟儿。”

陆公子陆伟连忙点头,“正是!唐先生不必管他,唐先生的绝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堪称当世少有。晚辈诚心求学,还望唐先生指点一二。”

叶行远对这家人彻底没话说,也就懒得多纠缠,当下上前一步,对着陆老爷行了个礼,“我乃潜山村叶行远,十数年不见表舅,今日路过特来拜见。表舅家中既然有事,那外甥我就先告辞了。”

话说清楚,然后赶紧闪人,他们爱干什么干什么去,与自己也没什么关系,叶行远想道。

“哦...哦...”陆表舅哦了两声,脸上倒有几分尴尬.。他记得叶行远,年轻时候自己走街串巷贩粮食卖酒,也时常在潜山村表姐夫家落脚,说起来两家关系也算不算远。

只是后来自己发达了,定居在府城,而叶家也越发败落,两家往来就少。后来只是表姐夫落葬之时去过一次,送了二钱银子的丧仪,此后再也没见过叶翠芝叶行远姐弟,一时间自然认不出这少年。

当着外人的面,陆老爷不想表现的太薄情,干咳一声道:“外甥既然来了,急着走做什么?用了饭再去。你表弟读书的事,你不必理会,且坐,且坐!”

这时候到底还是儿子的事情要紧,叶行远这样的山村少年,招待他多吃几块肉多喝几杯酒,他自然也就高兴了,值得什么?

看来这顿没滋味的饭还不得不吃了。叶行远没奈何,只好又坐回角落,反正这一家人都围着唐先生团团转,他也就继续自己枯坐神游的状态。

唐先生听说少了三十斤杏花酒的由头,不由叹口气,瞟了陆公子两眼,狂士风范展露无遗:“瞧你这模样,读书读傻了,心窍堵塞,又不经世事人情,只怕不是一个会做诗的。”

他随便找了张椅子坐下,接过陆老爷殷勤献上的香茶,又道:“所谓诗无离志,乐无离情,文无离言,你既然想要学诗词,那我先问问你,你为何要学作诗?”

陆公子被问的猝不及防,一时间瞠目结舌,竟然答不出来。他心中自有学诗的理由,说白了离不开“风流”二字,但这怎么能在父母面前宣之于口?

陆老爷看到儿子呆呆的模样,顿时就急了,赶紧替儿子回答,“诗以言志,我们家伟儿心中有大志向,故而欲以诗言之,只是文辞朴拙,这才想向唐先生你学习......”

他年轻的时候也读过几本书,穿门入户更是能言善道,倒说得还有几分意思。唐先生却是瞥了他一眼,轻声嘟囔,“什么大志向?这时候要跟我学诗词,正所谓临时抱佛脚,还不是为了金秋花魁时呈现风流?”

唐先生半醉状态下说话本就含糊,压低声音后,陆老爷陆夫人自然没有听清楚。只有陆公子心中有鬼,隐隐听见花魁二字,心里吓了一跳,偷眼瞧父母,见他们没什么特别的反应,这才长出了一口气。

陆公子知道自己心思瞒不过唐先生,脸上露出恳求神色,“先生,我自知资质驽钝,不堪造就,只求先生瞧我......一片诚心的面上,略略提点几句,让我能学得先生十分之一,也就够了。”

他在一片诚心之前含糊说了几个字,神色满是哀求,期待着唐先生看在他家美酒的面子上,能够帮他一把。

唐先生会意,又深深地叹了口气,“你的心志,我已明了,只是写诗这事,天赋第一,苦学还在其次。你既然一定要学,又必是求速成之道,我喝了你爹的酒,总要给你个取巧的法子。”

听到“取巧法子”四个字,陆公子心花怒放,恨不得五体投地,“求唐先生不吝赐教!”

唐先生点点头,正色道:“既如此,我就教你个法门。”

他从怀里掏出一本破书,送到陆表弟面前,“我这里有《韦拾遗全集》一部,你选他的五言诗一百首读熟,再选周文正的七律两三百首背下,另在读本朝沈相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以这三个人为底子。

再把陈、古、杨、墨四大家的诗一看,另把花间集背熟了,纵然你这资质不成,但至少也能糊弄出几首歪诗,大雅之堂自然是登不上的,不过哄哄没见识的小姑娘,也就够了。”

叶行远在旁边点头,这法子放之古今中外而皆准,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真要学作诗的新人,自然是从死记硬背开始,渐有诗感,笔落则成诗。

陆表弟却是苦着脸,忍不住计算道:“这岂不要记诵上千首诗?总共不过两个月工夫,哪里能背得下那许多?”

“咄!”唐先生大怒,恨不得一棒子敲在他头上,“你这蠢物!这还算多?这本就是速成的法门,给你糊弄场面而已!你真要学诗,不背几千首名篇,岂能窥得门径?何况你又不是天资卓绝之辈,就算是有少年才气纵横,那人家也必定暗下苦功的。

就说近日归阳县出了个少年诗家叶行远,一句‘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写尽闺怨,引得满城青楼同唱。你可知这‘同心’‘烟花’‘剪’这些意象,来自多少名篇?他又读过多少诗,下过多少苦功?”

叶行远正在角落里默默喝茶,忽然听到唐先生褒扬自己,然而大家又没有意识到自己就是唐先生嘴里那位少年才子,这种感觉极其古怪。

唐先生摇头晃脑,吟起近日哄传的三字诗,等念到一半的时候,突然顿住,仿佛意识到什么。

他猛然回头,满面狐疑的看着老老实实坐在屋角的叶行远,“少年人,你刚才说你叫什么来着?”

唐先生刚才确实听到了叶行远自报姓名,但当时根本没放在心上,直到开始说起这新崛起的少年诗家,这才觉得这名字有点熟悉,好像......就在刚才听过?

叶行远苦笑着,起身拱手再次拜见道:“唐前辈!晚辈乃归阳县潜山村叶行远......”虽说被人当面吹捧有些尴尬,但大丈夫总得站不更名坐不改姓,这也不能骗人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