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仙侠玄幻 > 仙官 > 第二百三十八章 君子三畏之畏天命

仙官 第二百三十八章 君子三畏之畏天命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2-06-03 05:26:07 来源:69书吧

哐!不知多久之后,金刚伏魔圈下沉的势头陡然停止,五人脚踏实地,身子俱是一晃。面前不远处有一硕大地穴,正在幽幽冒出绿光。

“这便是黄泉入口?”朱凝儿面色发白,她虽然胆大包天,但究竟是小女孩儿,见到此等诡异之事难免心中害怕,难得的露出惧色。

叶行远好奇的向下张望,只见那地穴深不见底,中间影影绰绰有无算骷髅怪物,挣扎怒号,却又仿佛被什么东西束缚着,不得而出,但其中恐怖景象,已经非言语所能形容。

“此等景象,不见典籍所载。但此地至阴至寒,皇上在此久待,只恐龙体有损。”安公公摇头,满面担忧之色。人类最近一次来到这阴阳交隔之地,至少也是圣人降世的三千年之前,虽然有所描述,但具体细节却无从知晓。

此间再无外人,安公公终于换了称呼。不管这里是不是所谓的黄泉入口,这种彻骨的阴寒之意就让人承受不住。皇帝乃是天命加身之人,久留此地只怕有些妨碍。

“你又忘了,这本是虚像,怎能伤我?”隆平帝倒浑不在意,他兴致勃勃的四面探看,颇有些乐不思蜀。他性子里就有白龙鱼服的瘾,但平素也知道分寸,最多不过在京中胡闹,更从未去过什么险地。

难得有机会能够在幻境之中过过瘾,既无风险,又能满足皇帝的探索欲,他越发乐在其中。

保柱涩声道:“皇上不可大意,虽然是虚像,冥界阴兵亦有伤人之能,谁知道这黄泉入口的阴寒之气,会不会侵入肺腑。”

司马诤拿出来的是郑巨当初亲笔手书万世算经的原件。再加上叶行远“现世所见”的点谶之法,让虚幻的景象变得诡异起来,未来与现在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链接。焉知这黄泉入口的地穴之中。会不会突然冒出来一个鬼王?

隆平帝一摆手道:“我们都已经到了这儿,还畏畏缩缩作甚?西北之地。虽是化外之区,但也是王土。未来既然有大劫,朕身为一国之君,岂能坐视不理?总得一探究竟方可。”

他这话说得大义凛然,安公公与保柱却只能苦笑不迭。皇帝什么时候有过这么高的觉悟?分明就是与平日一样觉得这黄泉地穴有趣,故而有三分钟热度罢了。

叶行远看那地穴位于金刚伏魔圈之外丈许,犹豫了一下,走到圈边。信手捡起石块。往地穴里面抛去。

石块安静下落,良久也未曾听到落地之声,叶行远叹道:“无底地穴,只怕真是黄泉入口。”

大地虽然厚德载物,但也并非无法穿透。在圣人之前,便有种种学说,探讨“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的问题。后来圣人降世,力证地圆之说,方才正本清源,振聋发聩。

现在但凡只要读过书的人。便知道大地乃是一个球体,径约三千六百万尺。地表为陆地海洋覆盖,地心则是炽热烈焰。此乃火山喷发之理也。虽然匪夷所思,但有人航海行天下,早已证明了圣人的正确。

所以理论上无底地穴并不存在,除非打穿地心,到了大地的另一面。

所谓黄泉地穴无底,正是因为这是通往另一个空间的入口,已经不再属于人界的范畴。

“也可能是你的石块落入岩浆之中,瞬间蒸腾。”安公公愁眉苦脸,提出另一种解释。

叶行远笑道:“此等阴寒之气满溢。哪里有地心岩浆存在的样子。只可惜我们现在得呆在金刚伏魔圈中,否则真可以下去看看清楚。”

这地底深处仍然有零散的骷髅在游荡。这种怪物的力量惊人,在场众人正面硬刚能够战而胜之的只有御前侍卫保柱。然而他寡不敌众。要是动起手来引来更多的阴兵,他们恐怕只能落荒而逃。

与之相比,倒不如安全的等在金刚伏魔圈中细细观察等待,看有没有什么变化。

谶言之意虽然不解,但所预示的灾难必然是与这黄泉入口开启有关。他们现在想不明白的只是谶言之中词句与这大劫的关系。

隆平帝皱眉道:“地穴开启,冥界入侵,这反了三界伦常,也违了圣人所定的天人之约。如今既已预先知晓,朕当举行祭天大典,告于天庭,令其发落。”

黄泉入口开启这不仅仅是人界的大事,同样也是天庭必须在意的灾劫。身为人界之主,隆平帝自然要拿出终极手段,把天庭也扯进来。

安公公连忙附和,“如今事态大抵已明,我们也不必寻根究底。是何缘由乃是小事,理当由司马太史另行再研究,皇上何必轻万金之躯于此?叶公子,你这便退出虚像吧,你立此大功,皇上自有赏赐。”

叶行远还没来得及说话,隆平帝白了安公公一眼,喝道:“狗奴才,谁要你擅作主张?司马诤应该还在外界查探,我们多等待一阵,他或许便多有一份收获。朕在此安全得很,何必担心?”

安公公碰了一鼻子灰,不敢再说。叶行远考虑下来似乎这是最稳妥的办法,便也颔首同意。

他们几个到底不是专业的,与司马诤和四凶不能比,如今已经知道了黄泉入口开启的地点,已经算是超额完成任务。他们不如就安心等待,更多的细节就交给专家来吧。

隆平帝只要举行祭天,天庭便会知晓此事,自然会准备相应的防范措施。纵然灾劫难以完全消弭,但至少也能够控制在危害最小的范围之内。

莫名其妙搅入此事的叶行远,勉强也算有了与皇帝共患难的情谊,到此适可而止是最符合他的预期。不过乱世真是比叶行远想象的更乱,连阴间冥界都来凑热闹,还真是三千年未遇之大劫了。

之前他们几个精神高度紧张,如今到了地底,亲眼看见了黄泉地穴,反而放松下来。隆平帝也不顾形象的席地而坐,饶有兴致的向叶行远询问道:“此地勉强算西,应了谶言之中的一字,但北方不知又有何事?犬、马也不知何解,你可有猜测?”

皇帝随意闲聊,也带着几分考校的意味。叶行远想了一想道:“学生所见,不过只是冰山一角。郑老大人善知过去未来,此言必有深意,我却不敢妄自揣测。不过我想未来之事,难有确凿,纵然是天庭神祗也不能尽数掌控,倒不如顺其自然,莫要强求才是。”

对这句谶言叶行远其实懒得费太大的心思多想,他眼前之事都未能完全把控,哪有那么多时间去琢磨未来?光是黄泉之门开启这种事,已经远不是叶行远这个层级能够操心的。

隆平帝点头赞道:“你这几句话说得有道理,正合圣人之意,郑巨虽然于易经一道的钻研前无古人,能知未来之事,但未有善终,身后还不是一抔黄土?”

即使借着圣人截取天机之力,只推算人界万年,也是逆天之举,必遭天谴。郑巨后来事迹无考,连葬身之地都寻不着,也不曾听说有什么后人,著述更是禁绝散佚,也不见得有什么好。

正统儒生,还是秉承不语怪力乱神的宗旨,只求心之所安,不行孽事,便也不惧未来灾劫。佛家有云“众生畏果,菩萨畏因”,这却与轩辕世界读书人的行事逻辑不谋而合。

隆平帝对叶行远很满意,就怕他因今日之事而钻了牛角尖,那可真只能送去钦天监干活了。如今看来,叶行远心性、才学都是超人一等,等年纪渐长,必能大用。

叶行远听着皇帝的话,想起郑老大人所论“天命陷阱”,不由也是为这位谶讳大家黯然叹息。这世上杰出之士,谁能真正摆脱天命陷阱呢?

就是郑巨自己,他在一步步研究易经,参悟将来万年的时候,也同样是一步步踏入天命的牢笼之中,最后不得解脱。

这人就算是知道死后万年发生的大事,却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又有何用?

叶行远触景生情,心中若有所悟,自觉对天机和天命的理解似乎又深了一层。这两种东西应该用对立统一的矛盾观点来看。事实上天命应该是来自于天界,一心想要掌控人间,但天机却不断与其对抗,不让天命得偿所愿。

这两者针尖对麦芒,本意其实是势不两立。但圣人手法巧妙,布局千年,令天机与天命又相辅相成,才维持住了三界的稳定局面。

对天机懂得越多,就越发畏惧天命,正如圣人所说君子有三畏,第一便是畏天命。

除非真能如圣人一般,以一匹夫凡人之力,硬生生从天道之中截取一线天机,让天命都奈何他不得。否则的话,世人多被天命拨弄,便是飞升仙官,也是一种与天命的妥协。

前途茫茫,仍须努力啊!叶行远暗自感慨,正发愿立志之时,忽然脚下的地面又开始震荡起来,黄泉地穴之中传来一阵阵巨大的怪声,那些挣动的骷髅仿佛是突破了什么束缚,迅疾飞跃向上!(未完待续。)

ps:上一章有个单位改成九里,感谢指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