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仙侠玄幻 > 仙官 > 第二百二十五章 同乡愤青

仙官 第二百二十五章 同乡愤青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2-06-03 05:26:07 来源:69书吧

与李夫人推心置腹谈过一次之后,叶行远未来的路也算是基本确定。当然这前提是他会试过关,要是被刷了下来,或是落到同进士出身,不但是面上无光,李夫人这边也不好运作。

京中过年与乡中相比虽然热闹,却显得年味不足,叶行远独在异乡为异客,意思也不大,只与李成、李夫人、唐师偃、朱凝儿等人一起吃了顿年夜饭也就算了。即使是在正月之中,他也专心备考,不敢有丝毫懈怠。

到了元宵,京中大放花灯,尤以大相国寺门外杨柳河畔为最妙。叶行远看惯繁华,本也不想出门,偏朱凝儿又拉着他不肯放。

“大相国寺南面一片空地,鸦神信徒已筹了善款三万两买下,日后便要在此动工兴建大庙。主公受鸦神重托,自当去为我掌掌眼,免得看错了风水。”朱凝儿这个约会的理由光明正大。

大过年的你们就花了几万两银子买地?叶行远之前听朱凝儿提过一嘴,不过没想到他们动作如此迅速,这么快连地都买下来了。

大相国寺南面本就是富庶之地,这边随随便便一座宅子都要数百两银子,要建一座大庙的空地还不真要三万两?不过好像听说筹集的款项总共就两三万,这么就全花了好吗?

叶行远迟疑问道:“单这地皮便花了三万两,之后动工兴建,不知又要花费几何?可还能筹得出钱么?”

朱凝儿傲然道:“皇上亲封鸦神,祥瑞救驾,这等大事做出来,要个几万两供奉何足道哉?教中有一信徒,要为鸦神铸通体金身呢!我想着费这钱不必。从中也不好捞油水,这才改成镀金。若有结余,也可为日后军费。”

鸦神教的信徒还真是虔诚而有钱!叶行远一刹那间都有些动摇,如果只图富贵,似乎当个教团领袖比当官还要舒服得多。

不过叶行远乃是有理想的一代文士,哪里会为金钱的诱惑晕头,赶紧将这些都摒之脑后。只斥责道:“什么军费,莫要再胡言乱语!”

朱凝儿一笑不语,但挽着叶行远的胳膊出门,一路便沿着朱雀大道西行,直去大相国寺。

此时尚未立春。京兆府靠北,天气仍旧滴水成冰。但游人们依旧兴致不减,街头巷尾挂着各式花灯争奇斗艳,小孩子们提着老虎灯兔子灯尖叫奔跑,欢声笑语不绝。

如果只看京兆一府,本朝自然是国泰民安,丰亨豫大。便是历朝历代的京城也未有今日之繁盛。

按照前年的户籍统计,如今京兆府已有三十万户,人口或破百万。这便是前朝盛世也绝不敢想象的一个数字,而且京兆府民富庶,外地客商在此羁留,天南海北的货物一年四季不绝。

天下间元气不足,雨水不足。但京兆府从来没有这个问题。朝廷诸位大佬沟通天机。轻轻易易便能让京城风调雨顺或是风和日丽。苍穹蔚蓝,树木葱郁。夏日用冰。冬日用炭,从未有过短缺。

去岁几个藩国之主曾来朝贡,都像是乡巴佬进了大观园,一个个啧啧称叹,赞为天朝气象。

值此元宵佳节,更是一派祥和富贵。叶行远心不在焉的观赏花灯,心中却如明镜一般,看得透这浮华表面暗藏的危机。

如果四方之地,尽皆如此,那这当然是不可否认的盛世。可惜不说那些偏远的山中,便是省城、府城与之相比都是不及其万一。

定湖省天下粮仓,但叶行远村中父老,不过勉强可以度日罢了。因为周知县的一意孤行,也有好几个乡年关亦有饥馑,虽不曾听说饿死了人,但总不太好过。

至于周边诸省,荆楚大荒,饿殍遍野,流民四起自不用说,其余诸省过年也是一塌糊涂,哪还有什么心思赏花灯?

只有这京城首善之地,天子脚下,尚如此好大喜功,文过饰非,这绝非吉兆。

天地元气本就有限,为了京兆府的繁华,至少也要掠去一半,剩下五分方能普惠天下,又怎能兼济?叶行远瞧见有些富家小孩随意丢弃食物,只当玩耍,不由轻叹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朱凝儿闻言一震,再抬头看顶上花灯,仿佛也都看到了饥民的凄楚目光,也随之黯然道:“主公素有悲天悯人之心,凝儿远不如也。”

叶行远只是随口一叹,并无深意,害怕这小姑娘又胡乱引申,便改口笑道:“偶有所感罢了,朝中自有贤士,可调理阴阳,养活万民,你不要瞎操心。”

按说宰相的工作便是平衡,京兆如此畸形的发展并非好事,连叶行远都能看得出来,有识之士岂能不明?只不知道怎么会放任至此。

朱凝儿心道主公你又开始装逼了,朝中若有贤人,那哪有咱们的出头之日?只是这里人多嘴杂,她甚为乖巧,并未再行搭茬。

没想到她没说话,旁边倒是有人义愤填膺的开口道:“朝中衮衮诸公尸位素餐,我看这漫天花灯,便是千万黎庶的心头火。我看这杨柳河水,便是天下百姓的伤心泪。

京兆不灭,北直不兴。北直不亡,天下不盛!这位兄台,你还在指望朝中大人,那可是错得很了!”

京兆府在北直省的范围之内,但不受统属,反而是北直省不断供养京兆。尤其是各种农作物、矿藏,都是优先供给了京兆之后,才能留下点残羹冷炙给北直。

北直省人一向叫屈,自觉被京兆府吸血吸得太狠,故此有京兆不灭,北直不兴之言。

然而京兆固然是吸北直之血,但北直也是源源不断的截留进京的物资,无论是漕运、陆运、海运,粮食、财货等入京,都得经北直一道损折,如此一来,仿佛又是以天下之力奉北直省了。

故此又有人说北直不亡,天下不盛。

这两句话读书人私下经常会有提及,但也没想到竟有人这么不忌讳的在大庭广众之下开口。叶行远回头望去,只见一个青衫读书人面貌约莫二十来岁年纪,头发却有些花白,咬牙切齿,满面的忧国忧民。

这是遇上这时代的愤青了?叶行远对这种口气倒甚为熟悉,他有个大学舍友就经常骂政府骂社会,年纪轻轻就少白头。叶行远一向觉得是操心过甚所致,引以为戒。

轩辕世界其实这种愤青也是特产,听说京城尤其多,只是叶行远很少出门,并不曾交往过,因此倒觉新鲜。而且此人口音熟悉,倒像是定湖荆楚一带之人。

叶行远笑道:“圣人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天下大事,自有朝廷打理,兄台既有救民之心,自可投身科举一展才华,日后也可造福于民。”

他说话也刻意露出了几分乡音,那书生一听甚为得意,点头道:“这个自然,我自前岁赴京,愈见世间不公之事,愈是发奋读书不敢有一刻放松,正要求三月会试一举得中,好报效乡里。”

书生顿了一顿又问道:“听贤弟口音,莫非也是定湖省人士?不知仙乡何处?”

果然是他乡遇故知,京城甚大,定湖省人不多,遇到个老乡虽然脾气有点怪癖,但叶行远也挺高兴。尤其听他之言也是一位举人,便不敢怠慢,拱手道;“原来是前辈,在下乃定湖省汉江府归阳县叶行远,也是进京来赴会试的,不意这般巧遇到同乡,请教兄台贵姓台甫?”

那书生听得叶行远名字,却把眉头一皱,面色有几分阴晴不定,“你便是今科的解元叶行远?”

叶行远一怔,这人之前态度还颇为和蔼,听到他名字之后反而不豫,难道说有什么宿怨?按说经过周知县一役之后,本县的士子都被他统统打服了啊?难道是在府城或是省城中结下的冤家?

他点头道:“侥幸头名,算不得什么。”

那书生冷笑一声,“原来是你,怪不得如此天真。听说你在乡中不敬前贤,仗恃自己才高,一味欺压前辈?又听说你献祥瑞进京,行幸进奸佞之事,得封爵位,为士林之耻,是也不是?”

这还真是有过节啊!话还没说完,便劈头盖脸一阵乱骂,称呼你一声前辈,你还真把自己当盘菜了?叶行远不是忍气吞声之辈,反驳道:“学无先后,达者为先。在下尊圣人之言,凡有真才实学的前辈,从不敢有丝毫轻忽。

至于进献祥瑞,乃是抚台、藩台、臬台三位大人指派,乃是一省百姓心声。昔日圣人也随百姓献祥瑞于天命人皇之前,难道这也是奸佞之行么?”

那书生哑然,只乱骂道:“真是牙尖嘴利!怪不得县中好友都寄信于我,说你不成体统!归阳县有你这么个读书人,真是愧煞我也!”

此人还真是同乡?从言语之中听来,他也该是归阳县的举人,叶行远自忖归阳县大部分的读书种子他都认识或有耳闻,这个年轻的举子又是哪个?

叶行远仔细回想,突然间想起一个人来,瞬时就明白了前因后果,只漫不经心问道:“兄台也是归阳县人?莫非是陈简陈前辈么?”(未 完待续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