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仙侠玄幻 > 仙官 > 第二十一章 前无古人!

仙官 第二十一章 前无古人!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2-06-03 05:26:07 来源:69书吧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是叶行远上辈子历史中,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最强音之一。拿来参加最低级的童生考试,实在是有些割鸡用牛刀的感觉。

但一来叶行远心中不平则鸣,愤懑之下忍不住爆发了一次;二来则是因为冥冥之中仿佛有什么意志牵引。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周知县一字一句读着考卷中文字,神色勉强维持不变,因为这是他不喜欢的考生做出的文章。但心脏却跳动的厉害,握着考卷的指关节开始发白。

一众考官看到这等状况,也纷纷见猎心喜,想要挤在周知县旁边观看。但碍于官场体面以及县尊威严,不要凑上去扎堆,只能先忍着。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叶行远娓娓道来,他写下的文字,仿佛是天机触动,自然而然地涌现出来,更像是天机借着他的笔,将这经典文字展示给世人。

周知县是进士出身,人品政见如何先不说,至少学问却绝非等闲,自然能看出厉害。越是如此,越放不了手。

黄典吏离得远,看不到试卷上的文字,有点不明所以,心中重新惶恐起来。叶行远这小子,到底写出什么东西?就连周知县这样的人都仿佛着了魔?

“......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且夫博之不必知,辩之不必慧,圣人以断之矣!若夫益之而不加益,损之而不加损者,圣人之所保也。”

下半篇,叶行远的行文愈发恣意汪洋,这一段的气势,配合叶行远银钩铁划的书法,直欲破卷飞去。

说实在的,这种文章放在县试,简直就是在欺负人。与其他试卷相比,如同泰山与小石子的差距,甚至更大。

“渊渊乎其若海,魏魏乎其终则复始也。运量万物而不匮。则君子之道,彼其外与!万物皆往资焉而不匮。此其道与!”

众人瞩目之下,周知县缓缓将叶行远的考卷放在面前桌案上,按在文章上的手却没有提起。他认真地读完了,读完之后,无言以对。

周知县之所以久久不开口,是担心自己一开口就骂大街,毁了威严形象。这篇文章的冲击力就是这么大。

这是一个社学生做出的文章?当年文圣人十六岁时,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么?文章里的精义奥妙非常,比经典中的圣人之言几乎也旗鼓相当!

县试的名次向来是由主考官,也就是知县大人独断乾纲,这是朝廷赋予的权力!但是此时此刻,周知县却感到自己的权力被侵夺了!

“取大印来!”周知县突然吩咐道。等到大印被长随拿来,随即周知县手拈某种法诀,口吐真言,啪的一声,在叶行远的试卷题目上盖下大印!

官位封禁!考官们大吃一惊,忍不住低呼出声,这分明是周知县借官印运用神通,封住叶行远这篇文章的灵光与内容。

不解开封禁,官位比他低的人瞧这卷面就是一片空白,连一个字都瞧不见。也就是说,本县之中,已经不可能有人再看到这篇文章!

县尊老爷到底想干什么?众人疑惑不已。

周知县并未停手,在以本县官印封禁之后,又从怀中掏出自己的进士私印,略一摩挲,又是啪的一声盖了下去。

进士之位,全国三年只有不足百人,乃是万中选一、甚至十万中百万中选一的良才。所以得进士出身之人,号称清流华选,成为了真正的“天下人”。

进士私印,避邪秽,镇妖魔,有无穷妙用。动用进士印封禁,意味着周知县对此事的重视。

“此文之中别有洞天,玄奥难解,不便轻易流传。本官即刻飞书,送此文进京,请阁部大人们查阅。”周知县两道封禁下去,似乎已经完全恢复了平静,语气毫无起伏。

众考官恍然大悟,此事也有先例,若是在科举考试之中,某一位士子的文章神乎其神、天机玄奥,考官就会将其封禁,呈于翰林院或是阁部,乃至于御览。

不过这一般都发生在会试之中,偶然在省试也有发生,在府试之中那是百年没有一例,至于最低级的县试,更是前无古人闻所未闻!

参加县试的考生,连童生都不算,能悟得什么别人难解的天机?诸位考官固然之前就知道叶行远在县里算个才子,也绝料不到他能写出这种文章。

可恨这周知县自己看完了,却不给他们看一眼,立即要将文章送京......让众考官心痒难耐,也许就此错过了人生的一段奇遇!

没给别人太多惊讶时间,周知县又对众考官说,“不过县试发榜不必耽误,其余考生尔等看过后,依次第排列就是。”

周知县不免意兴阑珊,起身离去。看了叶行远的文章之后,他对其他考生的文章简直是半点兴趣都没有。

黄典吏诚惶诚恐地跟在县尊身后,一直都低着头。周知县不知道是自言自语,还是故意要说给黄典吏听的,“不出数年,叶行远至少是举人......”

不说这些人的心思,单说叶行远交完卷,一身轻松,施施然出了考场,又往欧阳举人家中投宿。

县试放榜快,他懒得回家,就在县城中歇宿,等待确定了名次,再回乡去向姐姐通报好消息。

以“破字诀”破了禁制,闹出好大动静,再写出这么一篇雄文,叶行远心中对此次的县试倒是有**成的把握,至于“吊炸天”的后果,只有暂时不去想了。

考场中事,欧阳举人听说后,骂了黄典吏几句,因有县尊包庇,只怕此事也将不了了之。他只关切叶行远考得如何,倒是比叶行远本人还急切些。

第二日一早,朝阳刚刚升起,欧阳举人就派了家丁,送叶行远去看榜。

叶行远心中笃定,在路边吃了一碗馄饨当早饭,这才不紧不慢地来到县衙旁,瞧着一众衙役贴出榜单。

盛本其也早到了,他在下午的考试中后半篇胡乱成文,最后乌七八糟不堪入目,但还是抱着一丝侥幸,一早便来看榜。他远远瞧见叶行远,赶紧低下了头,不敢与他目光相接。

众考官已经熬夜将文章看完,名次依次排定,并留了前五名供主考官周知县定夺。不,应该说是前四名和叶行远。

别的考官没看到叶行远的文章,不知该怎么安排叶行远,便一起交给周知县。等周知县定好最终名次,就可以立即发榜了。

周知县挥挥手让众人退下,但黄典吏并没有走,对周知县道:“如果叶行远文章出色叫老爷为难,那取中叶行远也无妨,让他做第二名,足以交待了。”

黄典吏不是蠢货,虽然没看到叶行远的文章,但也知道肯定出色,强行黜落是很棘手的。

第二名...周知县不置可否,反问道:“那谁能当案首?你举荐的盛本其么?”

黄典吏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暗骂盛本其死狗扶不上墙。昨日叶行远动静太大,隔壁考棚的盛本其心里有鬼,被又惊又吓的发挥失常,别说做案首,就是取中上榜也不足服众。

只能劝道:“那也不可让叶行远为案首,按规矩县试案首在府试必定取中秀才,岂不等于白送叶行远一个秀才?县试能中第二名,他就该谢天谢地了!”

“出来了!出来了!”眼看县中吏员拿着榜文和童生的名册条目出门,一众考生都激动起来,一个个如待宰的鸭子般伸长了脖子,探头探脑看刚贴出的名字。盛本其也按捺不住,丝毫不顾及自己才子的矜持,拼命挤进了人群之中。

叶行远倒是优哉游哉,站在远处,也不急着上前。

他倒是不信,有人敢把他的文章刷下榜来,唯一所虑的,不过是名次而已。但若县尊老爷不给他案首,他还照样是要把文章贴出来跟人抗争到底的,哪怕告御状也在所不惜。

这世上已经有太多不公,若是一味忍让,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考场被压制时体会到那种深深的愤怒和无力感,叶行远不想再尝试了。

小吏每贴出一个名字,都会引起一阵喧哗。

读书人们或哭或笑,毕竟年纪尚轻,中了的人欢欣鼓舞,甚至有人翻起了跟斗;而未见自己名字的人则是屏住了呼吸,死死盯着榜单,期待下一个便是自己,心中却是越来越紧张。

“我能中......我能中......”盛本其不断地安慰着自己,眼看贴出来的名字越来越多,小吏手中的名条越来越少,不由手脚冰凉。他可是再经不起一次落榜的打击了,明明县中贵人都说了,他应该是榜首,他这次必中!

本县县试,惯例是十中取一,这次两百余人赴考,童生的名额只有二十。小吏虽然故意放慢了速度,但是也很快就贴完,手中只剩了一张名条。

盛本其的名字还没有出现,叶行远的名字,也同样没有出现。

不过两人的表现截然不同,盛本其瞪大了眼珠,双手握紧,两腿叉开抖个不住,仿佛随时要跌倒;而叶行远却是好整以暇,不知从哪里搬了个凳子,从容坐着,手里还捧着一杯路边茶摊老板孝敬的香茶。

小吏回头对众人微笑,终于将最后一个名字,也就是本次童生的案首贴上了榜单。

盛本其瞧着那三个字的名字,喉头咕的一声,双眼发直,突然间蹦了起来,露出欣喜若狂的神情,“我中了!我中了!这一次的案首是我!是我!”

他疯狂大笑,不顾一切地在县衙门口横冲直撞,绕着圈子飞奔。一众士子纷纷避让,“这盛兄十年不中童生......只怕是受刺激过度......疯了吧?”

我靠!周知县真敢逆天而行?一直在装逼的叶行远终于淡定不住了,从板凳上一跃而起,拼命挤进人群里。

榜文上最后一个出现的名字确实是三个字,不过不是盛本其,而是叶行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