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仙侠玄幻 > 仙官 > 第一百八十八章 不速之客

仙官 第一百八十八章 不速之客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2-06-03 05:26:07 来源:69书吧

“我是全省第十名,哪里是第十七八名?小小年纪休要胡言乱语!”唐师偃吹胡子瞪眼睛,大为不满。叶行远也没拦着他,对方虽然身份肯定不简单,但既然有意说谎,显然不想暴露,那正好借着唐师偃探探他的底。

“定湖一省也勉强算文教鼎盛,不过那是与北方比,与江南一比就差得远了,你这个第十名的举人放到京中与十七八名有什么区别?”华贵少年反唇相讥,一脸傲然。

年纪比自己还小两三岁,却有如此见识,叶行远心中凛然,拱手问道:“这位公子尊姓大名?不知怎识得我唐兄?”

显然对方对叶行远和唐师偃的资料很清楚,甚至踏上漕运这条船也是有备而来,叶行远虽有猜测,也得争取更多的讯息。

“我姓黄,单名一个奇字,乃是京城人士。这数月一直借居江州城外祖家中,两位大名从桃花文会开始早就如雷贯耳,怎会不识?”少年有备而来,坦然回答,可惜在先有成见的叶行远听来就觉得肯定是化名。

“黄”还是“皇”?这位小公子取名未免随意了些。叶行远压住在识海之中振动欲飞的剑灵,随着这位少年“黄”公子走近,更明确的感觉到天命的共鸣。

这是前所未有的现象,而叶行远也是第一时间有了特异的感应,结合种种疑点,几乎是刹那间就开始怀疑这少年真实的身份。

前文说过,皇家乃是天命的代表,所谓“受命于天”这句话在轩辕世界并不是只是说说的。皇帝接受天命治理人间,臣辅感悟天机,予以协助。这是圣人当初所规划的世间秩序。

当然天命流转不定,不可长时间为一家一姓所独占。否则流毒无穷,甚至会造成天地的大劫。因此才有龙蛇应时而生起于草莽,最后承载天命,改朝换代。

但即使是在皇朝的末世,皇家诸人身上还是带着浓厚的天命——对于曾经一只脚踏入“天命陷阱”的叶行远来说,这种感觉很熟悉。

身上有天命的人,总是能够被激发出出众的状态,说起话来容易让人信服,也容易让人纳头便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就是所谓王霸之气。

大臣、百姓敬拜皇族,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身份,也是因为天命所在。借助剑灵,叶行远感觉到了对方身上所承载的天命,而其浓厚程度何止叶行远之前所拥有的百倍千倍!

至于朱振、朱凝儿诸人虽然能聚数万之众,但与这个自称名叫黄奇的少年相比,更是不值一提。叶行远能够推理得出的结论。对方要么是拥军数十万横行天下的大盗,要么就是异国之主,要么就是最有可能的选项——某位出京的皇子。

隆平帝虽然身体一直不大好,但子嗣还是甚丰,这就不得不又得赞叹一下神通之妙。宫中妃嫔得封位之后,都有各种与产子繁衍相关的神通,只要帝皇雨露均分。自然而然就会种瓜得瓜。

当然考虑到皇族不能过分膨胀。又不能把天命分去太多,所以与一般百姓相比。皇家倒是更注重计划生育。谨慎的皇帝更会优生优育,一般会将子嗣控制在适当的数量之内。

隆平帝不过不失,总共有十二位皇子,长子已经年过二旬,乃是皇后嫡出,受封太子。其余诸子年龄参差不齐,最小的六岁,但大多数都集中在十岁到十六岁这个年龄层次。

这当然是有意控制的结果,太子最为年长,很早就会参与政事,与其他兄弟拉开年龄差距,也是为了避免不恰当的竞争。而之后比较雄厚的“一门众”,则是皇权不至于旁落的保险,这些皇子成年之后,只要能够保持对长兄和皇帝的忠诚,就能够在政事上出力,至少能够成为掌握天机的文官集团掣肘。

这就是平衡之道,是驾驭臣下的手段,虽然治理天下需要读书人,但皇家也不可能听任官僚将他们架空,众多的亲族就是他们反制的手段之一。

难道面前的少年会是这群皇子之一?叶行远苦思冥想,回忆宫中有哪一位贵人的出身是在定湖,但一时间却想不起来——当然也有可能黄奇根本就是随便找个借口,他在江州城没有什么外祖。

唐师偃仍然没有回过味来,但他听黄奇的话客气了几分,便也不再计较,只苦笑道:“桃花文会上文章是叶贤弟替我所做,这些许浮名,是他为我挣来,这确实做不得数。”

老唐你这脾气一定能给你带来好运,叶行远心中暗自嘀咕。他明显注意到黄奇目光一闪,唐师偃的直言不讳似乎加了他不少好感度。

只听黄奇老气横秋道:“唐师偃你虽然年纪有些大了,倒也不是老糊涂,以你这耽于酒色的所谓才子,怎么做得出释租这样生气蓬勃的文字?不过你知过能改,之后倒也刻苦向学,省试的策论有几分样子。”

此人言语臧否都是斩钉截铁,仿佛对唐师偃甚为熟悉,唐师偃一怔,奇道:“小兄弟到底是什么来历?你怎知我省试策论内容?”

黄奇打个哈哈道:“你既然是前十名的举人,墨卷自然有人传抄印刷出来,在书铺之中贩卖,此时润笔银子只怕都已经先斩后奏送到府上。我有心向学,偶然得见。”

轩辕世界的书商可没有什么版权意识,尤其是时文墨卷,能够入选对于中举考生来说是一种荣誉。能够事后送上润笔,已经是给新任的举人老爷面子,其实也不过只是意思意思罢了。

果然唐师偃沾沾自喜道:“这么快就有书铺在卖了?小兄弟倒是个有心人。只可惜叶贤弟的策论妙文为天机审阅封印,送入京中,吾等不能一睹为快,真乃憾事。”

黄奇认真点头,“正是!听闻叶公子策论得天机审阅,江州城中各大书商开出千金求此一文,但哪里能得到?实在可惜!”

叶行远对这种情况已经习惯,连着三次都遭遇这种情况,他早已无喜无悲。不过黄奇的话也只能骗骗唐师偃,省试刚刚过去不到半月,他们离开江州城也有数日。

就算是书商星夜赶工,刻制雕版,也不可能在此之前就付梓印刷,也就是说黄奇必定是通过其它的途径见到唐师偃的策论。

此人年幼,又不是江州本地人,名不见经传,不是新举人圈子里的朋友,很难有机会见到传抄出来的原文。从黄奇居高临下点评的口气来看,完全不像是一心向学的士人,也亏得唐师偃老实,居然会信他的鬼话。

既然黄奇不愿表明身份,叶行远也不想拆穿,他还在思索着黄奇到底为什么会在江州,又为什么会选择与他们一起同船回京。

皇族生而聪明,得天命加持,学什么东西都是一学即会,一会即精。凡人所谓的天才与皇族子弟相比根本就不足挂齿,他们在这个年纪参与政事,开始介入朝堂也不奇怪。

定湖省连续发生大事,先是有妖怪冒充朝廷命官招摇撞骗,居然被他装了数年之久,险些将一县之地无声无息间变成了妖族的领土,朝廷自然震怒。

之后又有流民乱事,幸得以工代赈,开南北长渠,又是不世的功业。至于再现祥瑞,与之前两桩大事相比,反而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在这种情况之下,朝廷派一位皇子暗中访查,亲下现场,了解定湖省的真相也并不奇怪。

叶行远比较在意的是黄奇为什么会与他们一起回去,难道说自己行动已经引起了皇家的注意?在未曾面圣之前,居然与一位皇子同船而渡,这是他并不想要的缘分。

形势已经很复杂了,叶行远一直以来处理事情的手段就是简化再简化,把纷繁复杂的矛盾简化成一个,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一举抓住关键处,并不想多生枝节。

就像是龙宫失宝、真假知县或是省内民乱,叶行远都是一条思路。献祥瑞进京,本身已经是科举正途之外的一条便捷之路,在这种情况之下招惹一位用意未明的皇子,实在是不智之举。叶行远有心敬而远之,但大家同处官船之上,又哪里能避得开?

自这一日相遇之后,黄奇好像是更主动的贴上了叶行远和唐师偃两人,每日都来攀谈。唐师偃不知究竟,见他谈吐不凡,见识渊博,于是一见如故,便也不计较他一开始说话无礼。

而黄奇也收敛了态度,刻意委婉,两人结成了忘年交,恨不得成日推杯换盏。

叶行远看他们大碗饮酒,大谈风月,为老唐捏了把汗,偏又不好直说、数次找机会明示暗示,奈何唐师偃是个实心眼的榆木疙瘩,竟然一点儿怀疑都没有。

叶行远只能让他自求多福,也许...皇子殿下就喜欢这种不拘小节的交流呢?听到他们兴致勃勃的讨论江州、汉**楼与京城胭脂孰优孰劣这种话题,叶行远觉得自己有可能就是白操心了。(未 完待续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