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仙侠玄幻 > 仙官 > 第一百八十二章 幻境变革

仙官 第一百八十二章 幻境变革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2-06-03 05:26:07 来源:69书吧

火烧无名峡谷,狙杀秦霖之后,叶行远一边上表朝廷请罪,一边却毫不客气的接管了邻县管理处置事宜。这两月间西北都乱了起来,朝廷根本管不过来,秦霖既死,也没有派出继任的知县。

在这个空当,叶行远便依照平川县的模式,用邹海收服晋山县的流民,扔按前法,部分青壮出门,少数留下编练团练,老弱妇孺家中务农。

这法子卓有成效,第一年虽然是艰苦些,但勉勉强强也过了冬。朝廷时有时无的赈济,秋收时候所获无多的收成,再加上男人在外捎回来的少部分粮食,让两县与相邻诸县比起来要好得多了。

虽然依旧无法避免有人冻饿而死,但叶行远已经算是尽心尽力,县民们提起他来,哪个不心悦诚服的叫一声“青天大老爷”。

第二年干旱依旧,春播之时,叶行远依旧让人出外。不过这一次留下的青壮稍微更多些,一方面是为了防备周围乱相,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进行一些小而可行的灌溉水利工程。

看平川、晋山两县相对平和,周边诸县但凡还能有些控制力的地方官员都来取经,叶行远处置流民的方式,渐渐也就有人模仿,在西北一地传播开来。

两三年间流民事渐趋平息,动乱虽然还有,但县城核心处,大多都恢复了治安。因此功得酬,叶行远火线提拔,节节升官。

叶行远知道目前应对流民之法不过是治标不治本,就像是走钢丝一样尽力维持着平衡,但只要再来一次比较大的灾害,本来就脆弱的官民关系和初步建立起来的信任就会崩溃。

他既掌一府之地,行事手段就多了许多,尤其是西北之地虽贫瘠。矿藏却丰富。叶行远大刀阔斧,再留下一拨青壮,勘探新矿。收缴私开小矿,连成一片。

官方出面。开大矿,招募矿工,管吃管住严格管束,再以矿业所得之暴利,大规模的从南方购买粮食囤积。这个过程之中,叶行远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成了颇为残酷的资本家,矿工只能保持最低水平线的温饱,却要进行长时间高强度高危险的劳动。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叶行远知道时不我待,西北一地能够消化吸纳、养活那么多失地农民的产业就只有矿业,而缺乏机械挖掘和现代采矿方法的情况之下,只能靠巨量的人力消耗。

收获即使全部用于向南面采购粮食,面对将要到来的乱世,叶行远仍然担心觉得不敷使用。

这一招当然也被周边的地方官学了去,可惜他们并无叶行远的救世之心也没有这种觉悟,开设矿藏无非是为了私人捞钱,手段苛酷,更是对矿工压榨极狠。

不几年间。流民暴乱倒是减少了,但矿工的反抗活动却此起彼伏,矛盾极为激化。这主要还是因为其余开矿的地方官员。哪有叶行远拼了命囤积粮食的心态,一到荒年,矿工连口热面汤都喝不上,还要下矿坑十几个时辰,哪里有人受得了?

愤然反抗,杀死矿监揭竿而起之事时有发生,只有叶行远治下之地幸免于难。有些不愿落草之人就纷纷前来投奔,以至于这种灾荒之年,叶行远治下的丁口反而是有了异常的增长。

这种时候朝廷自然不吝封赏。叶行远连升三级,就像是坐火箭一样升官。不到而立之年,便做到了一省督抚。到后来更是督师西北,全权管理三省地方。

到这个时候叶行远也开始感觉到诧异,按常理来说,策论考试的推演幻境哪有那么长时间的?理论上治理一县之地已经是极限,毕竟秀才的见识有限,能够由小见大处理地方实务已是难得,这种不停升官的趋势下去,难道最后他要领导改朝换代,当上皇帝不成?

腰间的宇宙锋宝剑嗡嗡作响,似乎是对这个异想天开的念头大加赞赏。叶行远却清醒得很,这归根结底不过是省试考举人的一次策论考试,他可断不能做这种大逆不道之事。

难道最后策论是要发展自己实力,慢慢种田,然后平推天下?这东西写出来,就算确实对平流民有极佳效果,你看有哪个考官敢给他过关?不直接搋夺功名逐出考场已经算是爱护后进了,遇上较真一点的,说不得还要以心怀怨望图谋不轨的罪名来治他。

造反的事不能做,叶行远也就正心诚意,既然掌此大权,只想着如何将治理流民事做到完美。西北三省矿业大兴,吸纳了大半的青壮,只要这矿业不垮,西北就垮不下去。

只是如今叶行远放眼全国,他知道大乾朝的覆灭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虽然爆发点在西北流民,但其他地方也是危在旦夕。西北暂时遏制,那其它地方的矛盾就更显突出,一旦爆发乱事,难以收购到粮食,叶行远脆弱的工业体系也会随之崩溃,到时候的暴乱他也无力阻止。

在这个前提之下,叶行远不敢怠慢,一方面继续大干快上的发展西部矿业,另一方面自己却得马不停蹄的与各方利益团体勾结,确保经济和粮食的生命线。

于是叶行远搞出了酿酒、玻璃以及奢侈品工业,用于与北面的妖族、南面的地方豪族和海商交易,同时用大量金钱贿赂京官——他原本是文科生,要让他在现实世界搞出这些东西几乎是不可能,但在幻境之中,只要他有这么一个大概的理念,在高手匠人的协作之下,就轻而易举的实现了。

当然单纯的贸易逆差不足以形成一个稳定的商业体系,叶行远无私的向江南豪族传递丝织技术,发明了各种纺织机,用于大幅度提升江南的手工业基础。这样在西北矿业渐趋饱和的情况之下,各地青壮甚至闲居的健康妇女又有了一个去处,大大增强了社会的稳定性。

而针对东北妖族,叶行远的想法是将他们扶植成为粮食生产基地,事实上大乾朝的末期东北一地的农业已经开始发展,毕竟妖族发展多年,他们也需要吃饭,开垦和播种技术的传播更加速了这一过程。

数年之后,东北虽然未能成为粮仓,但也成叶行远重要的粮食供应商,每年从叶行远这里得到大笔的银两、美酒和其它奢侈品,妖族的王公贵族纸醉金迷骄奢.淫.逸,过得可比京中贵族,原本有几个野心家的心思也淡了,不知不觉竟是把东北的矛盾给渐渐平息。

因为工业品的增加,海商的积极性也大幅度提高,江南一地每月都有数百船队出航,远去大洋诸国,贩卖茶叶、丝绸、瓷器以及各种奢侈品,从国外买回来宝石、金银等物,获利可以十倍百倍计算。

此后因为蛮夷小邦眼热中原上国的财富,海贼四起,东南方海域不太平,朝廷昏聩不理,海商那些后台江南豪族哪里肯依,反正天高皇帝远,他们便在东南诸岛建立海军,剿灭海贼,风气为之一清。

有一必有二,海军强盛,航海也就有了大发展,海上商队抵达更远的大陆,进行更大的贸易,凭着工业品上的断代优势,这种贸易近乎掠夺和剥削。不知不觉之中,海外诸邦渐渐成了大乾朝的经济殖民地。

靠着这些殖民地的不断输血,大乾朝尽管有着各种内忧外患,恰如风中之烛,却依旧一直古怪的维持下来,等到本该灭亡的二十年后依旧在撒欢,未见有灭亡之相。

再过三十年,虽然西北、江南都各自经营的如铁通江山一般,渐渐不听朝廷的号令,但毕竟名义上还是服从皇族,大乾朝仍然在延续。

国中虽然不能说是国泰民安,大灾小灾仍然不断,贫富悬殊,斗争不绝,但却一扫旧时代的陈腐,有一种新时代的气息在洋溢。

叶行远已近古稀之年,封太师、国公,赐九锡,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其余封赏不计其数,可说是封无可封,赏无可赏。

若是以往,这种功高震主的家伙,早就该被兔死狗烹了。但十几年前,叶行远会同朝中、江南诸位大佬,推参议元老制,虽然不能说是完全遏制皇权,但对于他这种位极人臣的人物来说,至少有了自保之道。

他安坐于家中书房,看日光透过冰纹的窗格,照在地面斑斑驳驳。不知不觉,一枕黄粱,这一世竟如此无常。

贡院之中,日刚偏斜。

大多数的考生都已经从推演幻境之中醒来,或是沮丧,或是兴奋,一篇策论已然于梦中完成,考官收取,先行糊名。

只有叶行远依旧是紧闭双目,脑袋轻轻一点一点,兀自沉睡未醒。他身周已经不再是青色雾气,而是纯金色,萦绕旋转不停,肃穆而威严。

王学政看了看天色,面无表情的开口道:“时间将至,诸位考官准备收卷。没有完成策论者,当以弃权计。”

他虽然没看叶行远一眼,但如今贡院之中只有叶行远一人尚未完成,诸考官哪里能猜不到是针对。边有人苦劝道:“而今只有一位叶生员尚未完成,只他浑身金气耀眼,必是不世之策。虽然延搁,但人才难得,还请大宗师三思!”(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