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仙侠玄幻 > 仙官 > 第十六章 传说不是传说!

仙官 第十六章 传说不是传说!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2-06-03 05:26:07 来源:69书吧

这诗当然是好的。叶行远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诗词一道,神韵为最上,这一首诗献给香君真是最妥贴不过。

在另一个时空,纪念名妓苏小小鬼灵的诗词里,这首诗敢号称第一,他不信到了本时空就变差了。这世上有天机感应,诗词文章处处都有因果,想在这上头完全颠倒是非黑白可不容易。

沉默了好一晌,终于有老实人先开口,他琢磨了一阵,还有些犹豫,“叶贤弟这诗感人肺腑,我这人口讷,只觉得有种说不出的好处......”

一有人开口,自然就有人心有戚戚,“此言甚是!我就觉得好,但又不知道好在哪里......”

“哪里有什么好!这诗格律不正,体裁随意,与山野俚歌没什么两样,岂能登上大雅之堂?”盛本其面色铁青,突然怒吼出声,打断了别人的说话。

他自认本届县试考生中的诗霸,没想到叶行远这一首三字短诗一出,几乎是立刻压了他的风头。

别人虽然赏鉴水平有限,暂时说不出叶行远此诗的好处,但此时议论却都被这首诗吸引了去,盛本其的诗早被人忘到九霄云外。只此一点,就可以看出两首诗的差别。

盛本其也有几分才气,当然也品味得出叶行远三字诗的好处,正是因为如此,他更是恼怒,恶意诋毁,绝不能让别人引导了舆论。

“是啊!叶贤弟终究稚嫩了些,此诗立意是好的,可惜到底生涩,还是盛兄的诗句沧桑隽永,前后呼应,由景入情,再由情入幻,堪为最佳!”盛本其表明态度,立刻有人如梦初醒,赶紧附和来混淆视听。

有人装模作样地叹息摇头,“叶贤弟,你也莫要怪盛兄生气,你可知道你这么胡乱写诗,便是走上了邪路。这路子一不对,再努力也是无用,盛兄乃是珍惜你的才气,恨铁不成钢而已。”

盛本其邀来的几人,一起摇动三寸不烂之舌,拼命贬低叶行远捧盛本其,不过说来说去,他们能够攻击三字诗的点也不过只是格律而已,然后就是用字浅显不像诗歌,再挑不出什么其它毛病。

叶行远只当他们是跳梁小丑,他相信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大多数人虽然在这一波舆论攻势之中保持了沉默。他们心中越是反复揣摩叶行远这三字诗,就越能感觉到诗句的妙处,这些个巧舌如簧的家伙又有何用。

盛本其却又洋洋自得,自觉主导权又回到了手上,想起刚才有些失态,假模假式地来跟叶行远道歉,“叶贤弟,我是个直爽脾气,你这诗不好就是不好,我这人也只能直言不讳。”

他顿了一顿,故意提高了声音,“我瞧叶贤弟你天资虽然不错,不过根基不稳,学问还不够扎实。

不然也不至于这诗词格律还会弄差,做出这等打油诗,实在贻笑大方。照这样叶贤弟去考县试,也未必讨得了好,倒不如闭门读几年书,等学问有所长进再考不迟!”

这几句话盛本其早就准备好了,就等着叶行远的诗做出来不行,就可以顺理成章将他打压。如果叶行远年轻气盛,说不定会真弃了县试回去读书;就算他脸皮厚还要再考,这名声也已经坏了。

无耻之尤!叶行远早料到此人会倚老卖老,但也料不到他能恶心到这个程度。就他一个十年都没考上的老蒙生,有什么资格来在他面前说三道四?

叶行远知道这时候万万不能示弱,不然不明的围观群众有了模糊的印象,说不定真认为自己学问不行,那自己想要摆脱这种形象可就难了,当即就出言反驳,“盛兄何出此言?我听闻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我这诗,正是情动于中,所以能动人心魄,格律之属,岂能阻诗之自然?”

他这个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所谓不以词害意,诗的魅力在于语言和格律音节,但又不可拘泥于格律音节,再说他这三字体也并非无有格律,只是格律的变化而已。

盛本其理屈词穷,他知道叶行远的话没错,但打死也不能承认,只能强词夺理,“照你这么说,我随口说话,便可入诗?历代先贤订正音韵,谱定格律,都是在做白工了?”

叶行远当然不能被扣上这个帽子,“盛兄想是记差了,先贤诗律之中,本也有三言体例,如《国风》‘山有榛’、‘隰有苓’,《周颂》‘绥万邦’、‘屡丰年’等,我虽不肖,却也不敢逆了先贤,只是与盛兄路数有些不同罢了。”

盛本其面红耳赤,没想到叶行远还有这种杀手锏,三言体例生僻已极,数百年来就没有名篇流传下来,仓促之间他哪里能够记得?

“纵使如此!你这诗鬼气森森,总不见好,你须改过了吧!”彻底没有话讲,盛本其也只有红口白牙,咬死叶行远这诗不行,反正此时此地诗道权威就是他,他说不行,还有谁敢说行?

叶行远还真从未见过这等厚颜无耻之人,都到这份上了,还要死鸭子嘴硬又有何用?

“叶贤弟,盛兄说的不会错,他是诗道名家,连之前县尊大老爷都曾说好的,你毕竟年轻,还可多学几年。”有人赶紧上来假惺惺地劝说,言辞之中,却还是扣死了叶行远的诗不好。

一众围观群众到这时候还真有点迷糊了,这诗明明感觉是好的,但盛才子说不好,大概也有他的道理?

众人正迷蒙间,忽然只听咔啦一声脆响,香君冢上有一道白气升腾,直冲天际。

香君显灵了!

众人惊呼声中,鼻端传来一阵幽香,天降微雨,纷纷扬扬,只见白光之中朦朦胧胧有一个美貌的青衣女子睁开眼睛,对着叶行远躬身下拜。

“多谢叶公子赠诗。”声音悠远,不知从何处传来。

一众读书人瞠目结舌,不敢置信地瞧着叶行远,香君显灵,竟是为了叶行远的诗句!

传说中,香君死而有灵,与城隍并受香火,虽然不入城隍庙中,但亦有阴神之位格。她一生爱才,死后也是如一,据说若是有人在墓前做出好诗,能得香君之赞,墓前必有异象,此后便能妙笔生花,写文作诗的灵气都陡增几分。

历代文人过此处凭吊香君,大多都有诗词留下,不过传说中的显灵异象,数百年未闻一回!所以大家只当香君显灵是个传说,渐渐地也就不以为真了。

可是万万没想到,传说居然在今天显现了,香君显灵并不是传说,而是真有此事!

一干读书人,包括围观百姓无不目瞪口呆,震惊于不知该称为神迹还是鬼迹的显灵。难道叶行远的诗,当真好到这种程度?

“幽兰露,如啼眼......”忽然又有歌声响起,环绕香君墓缕缕不绝,宛若天籁。

只显灵不够,居然还当场献歌!众人不免又一次震动了,今天真真不虚此行,竟然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数百年一见的盛景!

这绝世的音韵配上绝世的诗词,让人如痴如醉。只有盛本其目瞪口呆,像是被一盆凉水从头淋到了脚,牙齿打颤,浑身发抖,再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他刚刚才说叶行远这诗不行,本以为本县之中读书人不会有人来驳他的面子,以此硬压叶行远一头,谁想到跳出来一个香君,竟是为了这诗又现形又唱歌,这是何等待遇?

香君之慧眼,举世皆知,都有许多流传下来的典故,而且几百年来不知听了多少祭吊诗词。她亲自认可的诗,还有谁敢说一个不好?

“......西陵下,风吹雨。”女子的歌声悠然而绝,余音袅袅,绕梁三日。

她的身形也渐渐消失在空中,雨住云收,太阳又露出了脸,除了湿润的衣衫和面庞,并没有什么改变。

但在场之人,心中都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情感丰富的人不禁泪流满面,仿佛亲眼目睹了香君精彩而凄凉的一生。

叶行远站在墓碑之前,感慨万分。他也没料到这首诗居然能够惊动香君,想这才华满腹的美貌女子沦落风尘,却能够出污泥而不染,只可惜最后青春年少时还是为情而死,一生之中又能有几日畅快?

他原本还后悔拿出这首诗引起太大的动静,但如今想来,此诗赠与香君,也不算是明珠暗投,能让她在九泉之下瞑目微笑,也算是完成了一桩大功德。

“我就说这诗不简单,只听叶贤弟吟诵一遍,我浑身就麻酥酥的,等香君再唱一遍,我更是连鸡皮疙瘩都起了一身,忍不住鼻酸落泪。”一个落拓书生摇头晃脑,泪流满面,“恨不能早生三百年,抚慰香君平生!”

“香君之情操,我等早知,但叶贤弟这诗,借景喻情,情景交融,真真妙不可言。”香君都定了性,这些读书人也就回过味来,赞叹不绝。

有人说,“如今细细品味,只有三字一断,才能体现出那种幽冷孤寂的感觉,不然五字七字都少了特有的韵味。叶贤弟作诗不拘一格,信手拈来,年纪轻轻便能如此,日后必是诗道宗师啊!”

又有人说,“原本盛兄的诗出来,我等还觉得绝妙,如今与叶贤弟的诗一比,却如萤火之于皓月,实在只能算是凡人之作,与叶贤弟的超凡神作,根本不可相提并论!”

这时候的舆论变得一边倒,盛本其几人只能呆若木鸡。正所谓,偷鸡不成蚀把米,终日大雁却被燕啄了眼。

更让盛本其痛苦的是,如果仅仅是技不如人输了一场也就罢了。但从今之后,只怕在县中文人眼中再不值一文,十年诗名,一朝而丧!

叶行远豁达的地拍了拍盛本其的肩膀,很诚恳的表达一下感谢。比什么不好,非要拉着他比诗词......

其后叶行远飘然而去,不带走半分云彩。等众人回过神来,叶行远已经消失在城隍庙大门外了,此刻众人心中不约而同想道,本县出了一个不得了的人物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