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仙侠玄幻 > 仙官 > 第九十九章 道不同

仙官 第九十九章 道不同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2-06-03 05:26:07 来源:69书吧

叶行远看在眼里,只能暗暗感慨这就是三个和尚没水吃的道理了。此时众人在往后缩,想着总有别人人会挺身而出,结果人人同心,场面就这样冷下来了。

对欧阳前辈这个盟主而言,这一头炮就哑火,未免太挫气势。如果再这样下去,只怕驱周集会要成了笑话。连个敢直面周知县的人都没有,还谈什么驱周?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就在万马齐谙的时候,叶行远高声吟哦,昂然上前。大笑道:“欧阳前辈,既然没有他人敢往,那就由我去了吧!”

做都做到这一步了,还怎么可能停下来?叶行远雄赳赳气昂昂,与别人避之唯恐不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叶行远仿佛冥冥之中感觉到有天机指引自己去做些什么,他不知道别人有没有这种感觉,但他辨别出自己这感觉并不是幻觉。

也许是自己的言行不知不觉用上了灵力,结果触动天机了,天机反过来又对自己有所指引?这种感觉十分玄妙,莫非就是圣人所言的“天人感应”?

欧阳举人倒是有些犹豫,他已真正将叶行远当子侄一般看待,对他的未来更是看好,这种惹人记恨的事,便不想让叶行远去做。但偏偏现在又没有其他自告奋勇的人选,如之奈何?

叶行远看出欧阳举人的担忧,从他手中接过请愿书,压低声音道:“一不做二不休。事到如今,只有趁势而上,我还能退么?”

欧阳举人顿时醒悟过来,叶行远所言有理。别人或许可以蒙混过去,以今日叶行远的出头表现,大概已经上了县衙黑名单。与此相比,前往县衙投书,根本就不算什么了。

唯一需要提防的,就是周知县下黑手——这边王举人怎么死的还不明白呢。刚才别人畏缩,很大程度上也是担心生命安全。

如此欧阳凛便苦笑道:“此去必要小心。周县尊心思诡谲多诈,你小心不要上了他的当。如有什么诡异,就速速抽身而出。”

叶行远又嘱咐道:“晚生自会理得,前辈在此也须得小心。除去筹办王老前辈丧事外,勿要多生枝节,注意盯着丁举人。”能够对欧阳举人捣乱的,也就只有这位丁举人了。

欧阳凛点头称是,对叶行远言听计从。叶行远取了请愿书。拜别众人,白衣胜雪,飘然而去。

可惜“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实在有些不大吉利,否则他一定会选这句高唱出来。不过身为诗魔,这种必要时候的定场诗总能找到一句半句。

“而今一鼓英雄气,不羡相如在渑池!”叶行远的背影消失在山道,只剩两句回荡于众人耳中。一众年轻的秀才都面有惭色,低头不语。

叶行远一路下山,也不停留。直入了县城。傍晚才到县衙,投书拜见周知县。

如今县城也是人心惶惶,当班的衙役知道本县士绅全都聚集准备闹事,几乎日夜在县衙值宿。眼见一秀才上门,知道事情来了,哪里敢怠慢,连忙急急通报。

不过片刻功夫,黄典吏就阴沉着脸走了出来,看着叶行远冷笑,“叶相公。想不到这么快又见面了。”

前日在欧阳举人府中见到叶行远,他就料此人必要搅出事端,立刻就回禀了周知县。周知县对叶行远印象颇深,现在还记得他县试之时的雄文。回想起来犹自汗毛直竖。

此人能考中秀才是周知县意料中事,既有恩科,他又这时候回来,必然已经得了功名。果然刚好府试名单发到县衙,叶行远赫然又是第一位案首,黄典吏也不由为之咋舌。

此时周知县与黄典吏正在衙门中商量对策。不想就有门子禀报,说这叶行远代表本县士绅来投书。周知县心中略有所感,便吩咐道:“黄差役,你去迎他进来。”

黄典吏也是办老了差事之人,更可称周知县心腹,听到周知县口中一个“迎”字,便知县尊心中的想法。他虽然嫉恨叶行远,但也无可奈何,只能出门来请。

叶行远听他口称相公,知道自己中秀才的事已经传到县里,这倒不必自己再费神解释,

他面无表情的点头道:“姓黄的,欧阳小姐的折辩几日中便会送上衙门!但今日我此来,乃是代表归阳县士绅而来,你在这里想拦着么?”

叶行远如今身份上来了,立场又是敌对的,说话自然也就不客气,直接呵斥黄典吏为姓黄的。

黄典吏暂且只能忍着,咬了咬牙道:“你随我进衙,不要让县尊久候。”

到了后堂,叶行远只见周知县只穿着常服,居中而坐,面上老神在在,也没有什么愁容。县中出如此大事,周知县尚且能够从容自如,这份养气功夫确实可以。

欧阳举人与他相比,到底是差了一筹,进士出身终究不简单啊!叶行远心中感慨,上前见礼。

周知县微睁双目,淡然道:“昨日府城有报,言你中了恩科第一名秀才,本官也甚是为你高兴。想不到你今日便来拜访,也是巧了,不知府试出的是什么题目?”

他明知叶行远是作为本县士绅来投书的,却一点儿都没急着追问他来意,只闲扯家常。叶行远也不着急,只恭谨对答,并无丝毫拘束处,但也不急于表明态度。

黄典吏在旁听着两人对答,不由也是捏一把冷汗。周知县也就罢了,他跟随县尊两年,知道他城府极深。但这叶行远小小年纪,居然也这么沉得住气。

县里已是剑拔弩张的局面,两人却仿佛浑若无事。若是不了解背景,只会当是叶行远中了案首秀才,回来顺路拜访知县罢了。

约莫聊了十几句,周知县这才意犹未尽停了口,目光在叶行远身上打转,突然变了话题,“你年纪轻轻,如此才华,不用三年便是琼林宴上客。县中之事与你干系不大,本官满任便要迁转。

等你告老回来的时候,归阳县早换了天地乾坤,你又何必淌这浑水?听说你在山头村首倡‘驱周’,果然是后生可畏啊。”

他语气平静,说到驱周之事也不动怒,只目光咄咄的盯着叶行远看。叶行远很洒脱的说:“县尊莫要见怪,实乃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

周知县说的话叶行远也明白,以他的年纪,若是能一路考上去,那到了京城便可授官,不会回转本地。他父母双亡,与叶家宗族其实也不甚亲,只有一个姐姐,若是宦游几十年不回乡,根本就无须为此而与周知县起冲突。

但叶行远的话,却让周知县有些不解,“哦?此乃何意?愿闻其详。”

叶行远叹了口气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乡老殷切求恳,吾非泥塑木雕,难以不闻不问,只觉气塞胸臆,不吐不快。

县尊定下雨水规矩,或许本是好意。但行之过苛,失了圣人仁恕之心,如此反成残民害民之令。本县士绅出自于民,天命授予守护地方之道义,我虽年幼,却也不敢落后。”

无论叶行远走得多远,他都是归阳县生人,这里就是他的根基。他既然回来,又求民生之道,那就自然得与本地士绅连结一体。这就是箭在弦上了,至于驱周之言,不过只是自然而然的产物。

周知县目光闪烁,沉吟片刻道:“以民为本,均平富贵,固然也有道理,不过都是那些考不上去的老冬烘拘泥之道。

你是聪明人,本官也不多绕圈子。日后你若中了进士,也是我辈中人,行事之道理当与这大不相同。

吾等所求道义,乃是朝廷的条理。只要向上面交的出政绩,往下面压得住非议,便是上上之策。你若志向为官,岂能不明白其中道理?”

叶行远先前有所感悟时,就知道了这个原理在哪里。圣人截取天道,化为读书人可借用的天机,而天机是由天命来维持巩固的,皇家就是天命的代表。

当今科举官场体系说到底,都是由天命向下衍生出来的,神通都是天命授予。难免有官员迷信天命,一心向上了,这和那些神恩体系下的狂信徒没有区别。

叶行远摇头道:“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县尊在上,道既不同,不相为谋。”(未完待续。)

PS: 差两百字。。不凑三千整数了,先出个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