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新三国策 > 第二百零六章 并肩御敌

新三国策 第二百零六章 并肩御敌

作者:晶晶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6-03 04:10:36 来源:69书吧

69书吧 www.69shu.cc,最快更新

第二百零六章 并肩御敌

新的一天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公平的,因为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经过一夜与雁北骑的混战,曹彰所部已疲惫不堪,因此,他们虽然逐次包围了凌统部占据的各个山头,但却无力再发起进攻。

援兵为了决定胜负的最后因素,曹彰能够指望上的是即将由灵壁开来的曹操中军,而凌统、张辽呢?他们的援兵又在哪里?

乌江畔,由淮水驶入的楼船终于靠岸,在高宠的统领下,贺齐、蒋钦的三千水师齐齐登岸,作为当初北伐军的后备队,这三千水师原本担负的任务是保障南北运输的通畅,现在,他们的任务则变成了救援。

除了这三千人外,其它的一万七千名北伐士卒不知下落,诸葛亮、陈登、张辽、凌统、李通这些个将领是生或是死,高宠也已许久得不到可靠的讯息。

“这都是我的失误——!”高宠在船板上顿足垂胸,然而这又岂能只怪他一个。

从客观上说,这次北伐完全是狂热冲动下的产物,江东的民众在接连的胜利面前,已经失去了往昔敬慕中原的那一份虔诚,在经济上逐步取得领先之后,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在军事上也证明自己,然而,事实的结果却刚刚相反,一切都还需要时间。

而在地理上,南方与北方相比,也有很大的不足。由于山岭的阻隔,荆北一带高宠军数万精锐对于淮北的紧急战况支援有限,而中原的一往平川却能让曹操能从容的从河北、司隶调来兵马。

在北伐的人数上,除去三千水师驻留寿春后备外,此次随同诸葛亮直接北上作战的只有一万七千人,张辽的雁北骑兵二千四百人,陈登广陵部七千人,李通的江夏子弟五千人,凌统的宿卫营二千人,加上诸葛亮身边的随从参谋、斥候等六百余众。这样的兵力如果单独的用在突击上,堪堪足够,但偏偏主将诸葛亮在占据了细阳、灵壁、萧关之后,眼界过于执着在巩固已占领土上,一个都不能丢,一个都不能少,不断的抽调有限的兵力又被分散到这几处地方,结果等曹操大军来袭时,一个都守不住,一个都逃不了。

细阳的陈登部由于被抽走了四千精锐到彭城,结果以三千老弱敌曹操数万精兵,一战即溃大败而走,连陈登也失散于乱军中不知去向。

灵壁李通部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在曹操兵围城池里,李通手里能够动用的兵力只有四千人,比陈登稍稍强一点,而本是攻击先锋的雁北骑有一千人被派出去守了萧关,这样一来,本来尚有战斗力的队伍因为建制的混乱而战力锐减。

诸葛亮这样做的目的原是为了分散反对者的力量,通过调动兵力将陈登、李通的权力削弱,从而树立自己的权威,然而,这般内斗的结果却使得北伐部队大伤元气。

唯能大弃者,方有大智慧。

这些年来,高宠每每能在看似无望的逆境中奋起,拥有的就是决断的勇气,敢于取舍的霸气和临危不惧的义气。

与之相比,诸葛亮的所谓智谋充其量只能是小智慧,每得意处总有一大过,这才是他在蜀中节节败退的根本原因。

从主观上讲,高宠的责任是他已隐约猜测到了诸葛亮的计谋,却没有对其它将领进行足够的提醒,以致于北伐军在决策时诸葛亮一家独大,陈登、李通等人的反对意见也因为张辽的支持而变得苍白无力。

过于自信预先判断的他没有想到会发生徐庶遇刺的事件,这一由小人物引发的突然变故让高宠滞留在金陵一时难以脱身,而这简接导致了整个北伐行动大权旁落,操之过急。

高宠的失误、诸葛亮的私心加上司马懿的诈降计策,失败就在一点一滴的累积中渐渐形成,现在,能够挽回败局的只能靠将士们的英勇了。

“宠帅,斥候探报,西面诸频山一带火光四起,喊杀声震天,有可能是突围出来的队伍。”蒋钦猛然从一艘斥候船上跃上楼船,高声叫喊道。

“探听到是哪一路兵马吗?”贺齐急问道。

“曹兵将诸频山一带山道完全阻断,斥候无法进入,所以——!”蒋钦低下了头,在陆上作战对于水师来说真是一件头疼的事情,方才有一小队斥候和曹军骑兵遭遇,几乎全部损命。

“公奕、公苗,不管是哪一路兄弟,我们都必须接回来,你们两个随我左右,登岸接战!”高宠一下抖落披在身上的大氅,抢身跳下战船。

见高宠如此奋不顾身,其余的将校自然个个不甘落后,每一个人都知道尽快赶到诸频山增援的重要,早到一刻,就能多挽回一条江东子弟的性命。

灵壁南,距垓下七里。

曹操的中军在被困兽犹斗的李通部拖了一整天后,终于得以甩开拼命阻拦的对手,朝曹彰所处的地方而来。

李通不愧是擅守的大将,一个灵壁城区区不过方圆一里,城中百姓也不过千人,却在李通的守御下让曹操一时进不得,又退不得。

曹操本打算先围城再慢慢收拾城中的守军,但就在张辽在垓下激战的当夜,李通可能预感到了什么,不反常态频频不计损耗的突袭经过的曹军,让曹军的辎重部队损失巨大,无奈之下,曹操只得下令李典、曹洪两支主力原地坚守防备李通的攻击,其它部队为防不测,也留待天明之后再行开拔。

就是这一个看似稳妥的决定,让张辽有了展现他神勇的机会,这也是一个令曹操在以后倍感遗憾的决策。因为,等到他的大部队赶到垓下时,这里已是一片死尸堆积的坟场,而当他立即下令杀至诸频山时,命运捉弄,高宠却又比他先到了一步。

“天不佑我,奈何呜乎?”事后,曹操在退兵途中仰天长叹。

其实,这又关天何事!如果没有张辽的不放弃,如果没有凌统的始终不弃,如果没有高宠决然增援的信心,如果没有李通顽强的牺牲自己,战争的天平又怎会靠向高宠这一边。

诸频山,青山为战而变色。

鼓声阵阵,夺人心志。

高宠骑在烈焰宽厚的马背上,手中的长矟象一把出鞘将飞的利剑,锋芒直逼狭隘岭道间的曹彰骑兵。

“好极了,狭路相逢勇者胜!”高宠的笑声回荡在山岭间,透着无比的自信。

山道作战,凭持的是单个的武勇,狭窄的道路会让曹军骑兵瞬间启动的速度优势荡然无存,决定胜负的就剩下了主将的武艺高低。

“曹操何在,可与高宠一战!”冲入敌阵的高宠就象一头噬血的猛虎,首当其冲的曹军裨将钟缙第一个成了高宠的矟下之鬼。

钟缙的武艺在曹军中只能算是三流货色,高宠杀了此人,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但是,在高宠矟势滔滔之下,曹兵已是心胆俱裂。

“宠帅来了!大家快看,是宠帅来了!”站在高处的凌统一眼就发现了来自东面的援兵,突如其来的喜悦让本已绝望的将士们喜不自禁。

凌统麾下的宿卫营将士本是保护高宠的近卫亲兵,这时一个个欢呼着冲下山岗,在两厢夹击之下,曹彰的人马首尾难顾,塞阻在狭谷中动弹不得。

到处是撕杀的战场,数十个企图拼死一搏的曹兵放弃了坐骑,抽出战刀迎了上来。

“死吧,该死的家伙!”凌统在高喝了一声后,将他的刀飞掷而出,锋芒挥出一道弧线,将当先的一名曹军偏将的头颅整个被劈成了两半,喷出的鲜血使得周围的一滩泥土都抹上了一层红色。

凌统这一下反击令困境中的士卒士气大振,他们跟在凌统的后面,在山腰处、山谷中与曹兵扭杀在一起,鲜血之花在不停的绽放,一具具尸体‘拥抱’着滚落下山。

“我们的援兵怎么还不到?”曹彰绝望大呼。

臂力过人的他在连续射击之后,双臂已拿不动手中的强弓,虽然一夜下来死在他弓弦下的敌军士卒已有好几十人,但这又如何?

“妈的,快保护少将军撤退!”高览挥枪断后,搠翻一名冲上来的敌卒,狂呼道。

撤退——,一直乘胜前进的曹军将士在最得意的时候却不得不选择后退,这真是可笑可怜,但是,当死亡的阴影实实在在的笼罩到头上时,就算是马鞍上挂满敌首的士兵也畏缩了。

“公绩,是宠帅来了吗?怎不叫上我。”在凌统身后,响起张辽沙哑的声音,经过一个多时辰的休息,战至脱力的张辽终于恢复了些力气。

“文远,我们向东去,与宠帅会合。”凌统回首朝着张辽望了一眼,然后齐齐朗声大笑,这笑声是如此的爽朗灿烂,在经历过生死考验之后,他们之间彼此心意相通,已不需要更多的言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