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顽贼 > 第五百一十五章 死士

顽贼 第五百一十五章 死士

作者:夺鹿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07 21:02:38 来源:总裁文学

其实永昌卫并不具备被强攻的条件。

王自用是元帅府的常败将军不假,但那些兵败很多时候是主动选择,而非折冲之间力不能敌。

打了那么多败仗,还有最丰富的阅历与经历,王自用的军事才能其实说起来,也不比其他将领差多少,该懂的东西他基本上都懂,无非有时候没法活学活用,临阵败出了习惯,没有猛打猛冲的意志。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啥都懂了。

人是被经历培养出来的,一个很优秀的小青年,阴差阳错拎刀上阵,吓得满身冷汗两腿发软,从战场上退下来发现砍下了几颗首级,赏赐下来家里房也盖了、婆姨也娶了、还得了个小队长的官职。

有了正向激励,这种经历就会反哺他的自信,也就塑造出神勇无敌的威势,下次上阵还会舍生忘死,砍出个百夫长、砍出个守备……他会一直玩命砍下去。

无非是有些人在成为百夫长之前就被人砍了,有些人一路砍到总兵官才被人砍了——就比如杜松。

一个人的死法对这个人本身没有意义,只会对其他活下来的人造成影响;但一个人的活法,对这个人影响很大,常胜将军有常胜将军的活法,常败将军也有常败将军的活法。

王自用从陕北到甘肃,输了一次又一次,依然活蹦乱跳,在陕北各路反王当中,王自用是最特殊的一个,别人都是边兵起事,只有他是真正的农民军首领,一切都受益于主流社会的无用之人。

他能在熟悉的土地上征召出一支数量庞大到令人印象深刻的农民军,人们应劫而来,只需要一点迷信仪式,不需要考虑补给,就能拥有极高的士气和忠诚。

但他们很难使用火枪和火炮,也没受过多少正规的军队教育,最重要的是,一场跨越县境的‘远征’、一场突然天降的甘霖,就能让他麾下很多士兵消失。

这本身就决定了王自用很容易打败仗,好不容易攒下些家底,一场败仗就能稀里糊涂都败光。

在永昌县东部的真景马驿,自从领受了曹耀的命令在此驻防,王自用率领三劫卫的旗军,又征召了大量军余,一边挖掘壕沟、陷坑,修筑矮墙、土丘,一边主持入会仪式,把永昌卫打造成一座人心坚固的堡垒。

数以千计的军余,在无生老母、明王弥勒与青海大元帅的号召下男女老少齐上阵,土工作业的进度极快,转眼就在两山之间的平坦地形挖出三道重壕,直接把永昌卫通往东边的道路挖断了。

紧锣密鼓地做完这些,王自用才终于放下心来,开始了对三劫营、永昌军余展开整训。

他的防线归根结底不是为了据守作战,只是为了让这里看起来难打,给敌军创造一种攻打这里得不偿失的感觉,目的是让敌人望而生畏,放弃进攻。

眼下曹耀在甘州有大军、刘承宗在古浪峡也有大军,中间夹着李鸿嗣所在的凉州城,按照王自用的设想,只要永昌卫前线不给敌人创造一攻即破的感觉,李鸿嗣很难下定决心来进攻他。

但万一来了,王自用总得带着这里的军余逃跑,所以整训很有必要。

永昌卫毕竟也算边境,尽管永昌旗军对元帅府诸多将领来说是看不上眼的老弱病残,但对王自用来说,就算是军余,也是好兵源。

他想的挺好,盘在永昌卫与凉州卫之间的壕沟,对凉州城的甘肃副总兵李鸿嗣来说,确实是一道攻打起来得不偿失的阵地。

但凉州城里的李鸿嗣还没出来,山里就钻出来一个王自用的旧相识,曹文诏。

曹文诏已经很小心了,先是侦骑探马在王自用的阵地周边探查数日,把整个防线的布防图都画了出来,确定永昌到凉州之间没有伏兵,这才把大队兵马自山中引出来。

出山的第一件事,就是派兵联系凉州城的李鸿嗣,邀其一同出兵收复永昌卫,进攻刘承宗的粮道防线。

凉州城里的李鸿嗣收到消息就急了,赶紧写信邀他进凉州城……他并不介意出兵,大明的甘肃丢了大半,甘肃的武将有一个算一个都要为此负责,但凡有回马死战的机会,他们都应当为之一试。

但凉州城外是个啥局势,你曹文诏不知道,我李鸿嗣还不知道吗?

刘承宗的元帅府已经解体了,甘肃中部算一个部分,河湟算一个部分,古浪峡算一个部分,三个部分之间没有粮道,人家永昌卫的元帅军,那修的不是粮道防线,而是前线。

你三千军队是有实体的,怎么可能挥刀斩向虚无。

攻打永昌有难度吗?有一点,但李鸿嗣认为难度有限,只要凉州出兵,大概率能把永昌卫拿回来。

但攻打永昌有意义吗?李鸿嗣认为没有。

永昌的得失,对整个甘肃局势而言没有一点意义,从永昌到凉州之间是一片白地,打下永昌也没有让军民渡过整个冬天的兵粮,除了多出几千张吃饭的嘴,对大局毫无帮助。

倒不如他这支兵力进凉州暂时休整,争取两个月后在凉州城下与前来收粮的元帅军打仗,那才是能增加他们取胜筹码的战役。

但曹文诏很快回信,说他没有进凉州城躲避的想法,就要向西进兵。

李鸿嗣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他敬佩曹文诏这种回马死战的精神,但另一方面……他觉得曹文诏有点轴,好像意气用事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为此他冒险出城,专门跑到永昌前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劝说曹文诏进凉州城。

军事一定会带来死亡,这是任何战术、兵器、战略都无法避免的,但人命又是宝贵的,人可以死,必须死的有意义。

你进山的时候,外面的局势是刘承宗有一条粮道,你袭击他的粮道,给整个军队造成混乱,即使赔上三千兵马的性命,也不是不可以,这叫拼命。

拼命只是一个副词,它不是目的,而是为目的去拼命,或者拼命达成这一目的。

送死就不一样了,这是个动词,只是描述一种行为。

这个时候人家自己把粮道扔了,你再袭击粮道就没办法达成扰乱敌军整个布防的目标,你冲破永昌,甚至冲进甘州,哪怕你盖世英雄,像个战神一样杀穿了甘肃,从肃州关外绕一圈又回来,只要路上死了一二百人,也不值。

李鸿嗣说,你真愿意拼命,我给你派兵三千,供应粮草、火炮,你往古浪峡方向进兵,去袭击刘承宗的后路。

曹文诏几乎被劝住了。

他之所以僵在这,不全因为他暴躁易怒或者过度迷信自己的武力,只是这一路上一直鼓动士兵,告诉他们此行的重要性,说多了自己已经有点迷信了。

出来突然发现局势变化,内心深处既有点接受不了,也有点下不来台。

但李鸿嗣这么一劝,曹文诏反倒能接受了,去偷刘承宗的屁股,也不算坏事。

偏偏这个时候,曹文诏手下的将领平安出来坏了大事儿。

曹文诏跟李鸿嗣正在军帐中密谈呢,手下千总平安从外边报告,进来先给李鸿嗣行礼,随后再给曹文诏行礼,完事咬牙切齿道:“将军,卑职在永昌敌阵壕沟前,看见了王自用!”

平安是曹文诏带进关内的部将,早在入关时就已经是都司了,跟他打了这么多年仗,如今反倒官职越打越低,就因为早年间在平凉一战丢了官职,又重新从小兵干上来的。

而平凉一战,最关键的原因就是王自用和杨彦昌这俩前锋后阵把曹文诏扔到了外边,还卷走了他们的所有军器。

平安后来尝试过告杨彦昌和王自用的状,但没用,根本没人听。

他们是客将,在本地督抚眼中,杨彦昌部是陕西能拿出走、而且是唯一能拿出手的模范军队,这是任何人都比不上的。

人家绝对遵守大明律,干的都是三十年前明军干的事儿,甚至友军不遵守大明律的时候,杨部还会主动出动阻拦……任何人当督军巡抚,手下都得有这么个门面。

因为杨彦昌部的存在,能向督抚证明,陕西的局势还不算坏。

这个情绪价值是任何客军客将都比不上的,关键人家占理,你劫掠百姓,督抚不知道,或没人告状,世事维艰,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你劫掠百姓,被杨彦昌的兵揍了一顿,你去告状,督抚能帮着你?你私自设卡,被揍了一顿,督抚能帮着你?

想帮都帮不了。

但王自用没这么大本身,本身就是个运兵粮的,兵粮供不上就是你的问题,结果王自用就被免官了,即使这样,平安这些人心里头的气也没消。

他们比谁都清楚,平凉一战,就是这俩人搞的鬼,他们是躲在背后射冷箭的叛徒。

曹文诏也忍不了,闻言也不管李鸿嗣了,直接出帐打马,一路奔向前线,在平安的指引下,从望远镜的小玻璃片里,在千步之外的壕沟边上,看见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一瞬间,往事历历在目,一个个平凉之战阵亡袍泽的身影像跑马灯一般从脑海闪过,让曹文诏的血压比马脑袋还高。

这次别说李鸿嗣了,就算杨嘉谟从坟地里爬出来,也劝不住曹文诏。

三千军兵在军乐里猛然拔营上马,片刻间戈壁上烟尘激荡,兵分五哨浩浩荡荡摆开了冲向永昌卫东南的王自用防线。

王自用根本不知道,自己心血来潮检查防线,居然会给军队带来无妄之灾。

他是因为手下报告,东边的军队在数里外扎营,这才专门从真景马驿出来,跑到壕沟防线边上跟士兵一块烧烧香,做做法事,鼓舞一下士气。

王自用其实是个很科学的人,虽然他烧香做法超度念咒儿比谁都厉害,但他使用这些东西的原因是别人信,他自己一点都不信。

如果人真的有法力,抚养他长大的师父可比他法力高强多了,但变不出粮食,把自己饿死了。

但迷信这东西,不能说没用,王自用研究只要一个人真信,它就会产生相应的作用,只是跟别人想的作用不大一样而已。

王自用从来没跟任何人讲过自己的研究,很多迷信的东西对他来说是相辅相成的。

别人相信他,信了三劫会,和别人信了三劫会,进而相信他,亦或别人对世界失去信心,信了他和三劫会,都是一样的,一种信念会加固另一种信念。

而会徒的信念,就是他的力量。

祝由术能让人起死回生,是因为这人真的相信祝由术和祝由医师,相信仪式和法术会起死回生。

一个人受伤得病,真正坚信自己不会死的人不一定能活,但真正坚信自己会死的人一定活不成。

祝由术的作用就是让人坚定信念,王自用的仪式做法也是如此。

只要一个人真信,他就能让人刀枪不入,这个人就真信刀枪不入,就真无所畏惧,而无所畏惧往往能带来胜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是一种令人恐惧的精神力量。

让士兵相信己方受到神明眷顾,就能使阵线更加稳固,使士气更加高昂,士兵更加坚强。

王自用甚至想过自己可以组建一批死士,每天给他们讲烧香能刀枪不入,待到战局胶着之时投入战场,一往无前地冲锋来扭转战局。

不过这需要投入的成本太大,一不小心容易翻车,他还没想好该如何实施。

但确实有很大的可行性……毕竟一个真正的信徒,没被火枪打死,是无生老母让他刀枪不入,加固这种信念;真被火枪打死,是他信仰不坚,对死人也没什么好解释的。

一场法事做完,王自用发现阵前的士兵士气更加高昂,这让他感到神清气爽,不过正当他打算骑马返回真景马驿时,阵前壕沟土垒上,三劫会的白莲北斗旗疯狂摇曳,远处兵分五路奔袭而来的马队带起道道烟尘。

兵分五路,三支马队呈品字直前,左右两翼向没有壕沟保护的山岭铺开,一个标准的包抄阵型。

一刹那间,王自用的头脑飞快地闪过两个选项,第一是占据壕沟死守,不过只是一瞬间,他就连阵亡后刘承宗给他册封‘屡败屡战白莲妙法真君’的谥号都想好了。

王自用当即决定率军撤退,他那些只存在于脑海中相信刀枪不入的法师死士还没练成,得先用刘承宗手下那些相信自己战无不胜的凡人死士。

他立刻招来传令兵道:“快去告诉后面的高应登,前线敌袭,让他准备御敌!”

喜欢顽贼请大家收藏:()顽贼总裁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