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顽贼 > 第五百零六章 人粮马粮

顽贼 第五百零六章 人粮马粮

作者:夺鹿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07 21:02:38 来源:总裁文学

古浪峡的重炮轰鸣,震得冯瓤灵魂出窍。

他的魂魄仿佛飘向祁连山顶的云层之巅,俯视战场,在明军车营的支离破碎中,看见未来。

一刻钟的时间,足够三门千斤炮打放九十次,而一门威武大将军仅能打放三次,但每一次装填轰出的炮弹,都势若雷霆,洞穿车板如若无物。

即使是火药减半,仅使用刘承宗准备的十斤火药包,照样在四百步距离把战车轰穿,直到使用三分之一的七斤装药,冯瓤才终于看见想象中重炮轰击车营的场面——炮弹把战车砸翻了。

一刻之内,不算灭虏炮在战场中间打出的弹雨,他们一共打出九十三炮,其中真正对战车造成毁伤效果的只有这装药最少的一炮,却足够令明军车营胆战心惊。

很快,这支来自凉州的车营就从背后放出二百余骑,在车营两翼鱼贯而前摆出骑兵散阵,掩护车营有序后撤。

造成丁绍胤撤退的主要原因是三门交替打放的千斤炮,一刻钟仅轰出三炮的威武大将军确实恐怖,但它混在九十颗满地乱跳的七斤炮弹里,并没有那么显眼。

丁绍胤也算了解元帅军的炮手,这帮炮兵的训练比凉州卫炮手充足得多,他们打放更加精准、装填也更快,尤其是操作他们自己的火炮时,甚至用三门千斤炮就能打出两门千斤佛朗机的射速。

唯独这门威武大将军,这装填是真慢。

在威武大将军漫长的射击间隔里,丁绍胤甚至以为元帅军的重炮在阵中炸了,不然怎么这么长时间不射击?

丁绍胤必须得撤退,不是因为他的兵被炮击打死太多、或是士兵被重炮压得士气低迷。

两个车营长达三日的菜鸡互啄,对双方士兵心理都是很好的锻炼,他们互相不能破防,打来打去,只有被流弹击伤或击毙的几个倒霉鬼。

士兵对炮子这个巨大威胁的恐惧感直线下降,真被打死的反正也没法报怨了。

但车营携带了大量牲口,这些大家伙可练不出优秀的心理素质,几颗七斤炮子在阵中乱跳,越过层层木栅拒马,落进圈牲口的中间地带,砸死砸伤几头牲口,就惊了整个牲口群。

受惊的大牲口在阵里蒙头乱撞,什么拒马木栅都拦不住,丁绍胤无奈之下只能暂且撤退。

本来这对丁绍胤来说没啥事,退到古浪堡再重整阵型就可以了,万万没想到他这前边刚收拢阵型有序后撤,后边俩直接开拔了。

柴时华和白广恩,俩人像早就商量好了一样,看见车营后撤的第一时间,俩营六七千人,一前一后直接拔营而起,向身后古浪峡的山道逶迤而行。

看得丁绍胤火冒三丈,你们这是他妈的早有准备啊!怪不得曹文诏信不过你俩!

其实这还真不怪白广恩,他只是天性使然,白广恩自从被张天琳用天降刘国能把一个营精锐报销掉,后来每次出兵都先考虑撤退路线、做好万全准备。

但他一开始是真没打算直接撤。

是因为他后边的柴时华,一看丁绍胤的车营抵挡不住,就直接拔营走了,白广恩心想曹文诏那么猛的人都一声不吭走了,柴时华这个好混蛋看起来好像知道点什么,他俩都走了,我也走吧。

然后就拍拍屁股下达撤退命令了。

柴时华啥也不知道,他早就想走了,只是估计士兵不听他的,这才硬着头皮在战场上站着,如今丁绍胤一撤,管你什么有序无序的,反正这会下达撤退命令士兵肯定遵守,能撤他就撤了。

另一边的冯瓤都没反应过来,还在营中纳闷儿呢,我他妈威武大将军的弹药还没装填好呢,怎么一抬头嗖地一下就没人了?

他找上魏迁儿问道:“这追不追啊?”

“不能追吧?”

魏迁儿也被惊呆了,微微张着嘴看向峡谷尽头缓缓收兵的明军背影,蒙蒙登登地摇头道:“他们配合这么默契,多半有诈,是埋地雷了?还是峡谷那边设伏了?”

俩人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决定放骑兵过去看看,他们先把堡子占了再说。

冯瓤这会儿是啥也顾不上,趴在战车旁边提笔就给刘承宗写信。

他很了解刘承宗,那就是个古之猛将,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十八般武艺里可没有枪炮,刘承宗也没有系统学习、训练、使用过枪炮。

元帅府眼下最懂枪炮的两个人,曹耀和黄胜宵都坐镇甘州,冯瓤这个京军火器营的经历,让他成为离刘承宗最近的枪炮好手,所以炮到了他手里。

冯瓤一直觉得刘承宗拥有一种很神奇的能力,就是作为军队首领,没完没了的总结归纳并提出新的尝试。

他明明不懂枪炮,却能拿出抬枪、火炮的设计,造出这样一门五千七百斤的重炮,还让他们做出不同装药比例的尝试。

冯瓤的书信送到凉州城外时,刘承宗手里已经有另外三门新铸的威武大将军了,但搞笑的是炮铸好了,炮车反而还没造好。

反正铸好一门炮,刘承宗就在心里骂洪承畴一遍。

因为洪承畴把凉州绿洲上的树全砍了、房子也拆了,他们炮车使用的木料得从山丹和永昌二卫收集,木料还不像铁料,不能切成小块运输,这就导致炮车造起来很麻烦。

刘承宗在城外看着冯瓤写来的信,边看边乐,冯瓤几乎给他写了一篇威武大将军操作指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从不同装药带来的不同威力、射速,到适合的使用环境,事无巨细地给他解释原因,还提出了自己的猜想,这里面有些事他知道,也确实有些东西他不知道。

冯瓤是使用者,而刘承宗是设计者,使用者有使用者的体验,设计者也有设计者的乐趣,刘承宗发现自己有点迷上铸炮了。

尤其在他亲自设计、铸造了一门重炮之后,他发现自己把模数吃透了,这东西非常简单。

一门火炮,使用固定的模数和倍径,就只有口径和倍径是未知数,口径一变,炮身的尺寸、厚度全变,换句话说只要用这套东西,知道弹重几何、倍径多少,那么就算闭着眼,也知道炮身的尺寸、厚度。

确定炮口内直径三寸,那么炮口外直径则为二倍口径,火门处外直径则为三倍口径,炮膛长度视倍径而定,药室到炮尾的厚度为一倍口径,整个火炮的形制就算出来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变量是材质,材质好,厚度可以适当减少,材质差,厚度就要适当增加,在此之上不同的倍径又会衍生出不同的装药与威力。

倍径越小,则最大装药越少,因为炮管短火药在膛内燃烧发烟的距离越短,装再多的火药也来不及燃烧,炮弹已经出膛,多余的火药就只能冒烟发火了。

反之倍径越大,炮管越长,炮弹被推出炮膛之前的时间越长,可以使用的装药量更大,炮弹出膛时的速度更快,但相同的是炮膛承受的压力也更大。

这些实践得来的知识,对刘承宗来说,意味着元帅府的火炮设计理念再次登上一个台阶,他们现阶段列装的火炮都将成为旧制,野战使用的狮子炮、千斤炮都将产生更优秀的形制。

但他不打算再在凉州城下铸炮了,因为曹耀从甘州给他送来封信,曹老贼在信上恭喜刘承宗攻克战场铸炮的技术困难,同时也告诉他一个坏消息,再这么铸炮,重炮还没把凉州轰开,甘肃就先扛不住了。

甘肃有大量的矿产资源,而且有大量已经探明的铁矿、铜矿、铅矿,但这个时代的甘肃不是一个正常省份,七八成的壮年男子都是军人,矿冶采掘的从业者也多有军事背景。

这种情况下自然资源的产出低得令人发指,整个甘肃,一年采炼的铁也就十几万斤,刘承宗不到半个月就在凉州城下造了四万多斤。

说实话,在此之前刘承宗从来没考虑过物料不够的可能。

因为在他的意识里,在大明的土地上,缺啥都不会缺铁,山西一个县十五税一的铁课,一年就能给朝廷上交五十万斤,这也是大明钢铁产能的缩影。

这种恐怖的产能投影到军事上,就表现为大明的一支军队缺啥都有可能,他们可能缺钱、缺粮、缺兵,甚至可能连维持费都不够了,但火炮、火药和铁,永远管够。

轮着刘狮子,居然缺少造炮用铁,这让他感到措手不及。

除此之外,曹耀还带给刘承宗带来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坏消息是经过筹算,甘州肃州两处绿洲的草料大豆,不足以供给远征军庞大的骡马冬季食用。

好消息是甘肃绿洲上的能收上来的秋粮,同样也不能满足三万七千野战军队、一万两千守城军队食用。

所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甘肃都督府拿出的解决办法,是预计宰杀九千头驴骡、四千二百匹战马,就能把人的口粮和马的口粮这两个问题一块解决掉。

对于兵粮的问题,刘承宗早有预料,他们在甘肃的战马驴骡比打仗的兵多,打仗的兵又比种地的老百姓多,粮草不济是必然结果。

但曹耀拿出的解决办法,还是让刘承宗在心里给他竖了个大拇指,这鸟人还真是个解决问题的鬼才——他是算准了刘狮子抠门儿,催促进军呢。

杀马治标不治本,歼灭庄浪河谷的明军部队,人粮马粮的问题就直接从根子上解决了。

但具体怎么打庄浪河谷,刘承宗思前想后都没有办法,只好在凉州城下召开军议,召集了杨耀、杨麒、高应登等人,向他们问道:“我想尽快歼灭庄浪河谷的明军,以将肃北河湟连成一片,但后有凉州城,前有古浪峡,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将领们听见这个问题,一个个都低头不言语,短暂沉默,杨麒看别人都不说话,便开口道:“大帅,古浪峡处处狭窄山道易守难攻,重兵器与辎重都运不上去,只能分小队走山脊峡谷四面出击,硬攻难免以寡击众。”

“而且眼下兵力,也分不出多少人强攻古浪峡。”杨麒为难道:“凉州城且大且坚,即使掘三十里长壕围困,也必须留足兵力,那城里毕竟一万多军队,除非先打下凉州城,否则兵走不开。”

刘承宗缓缓摇头,没有言语。

这说得跟他想的一样,说了跟没说似的。

“大帅。”就在这时,高应登抬头问道:“我们不围凉州城了,行不行?”

“不围?”刘承宗问道:“怎么个不围法?”

“把兵都撤走,留个两千人在城西,看着不让他们出城踩庄稼。”

高应登道:“我去南边打古浪峡,凉州城里的兵要是出来,我们在城外的军队就往西撤到永昌去,大不了撤到山丹卫甚至甘州去,到时候怕的就是他们了。”

说罢,他仿佛觉得自己的话没有可信度,又添了一句:“我谅他们也不敢出来。”

刘承宗开始觉得高应登的话确实有点扯,但仔细思索,好像还挺有道理:“他们在城里,我们不打,不是因为攻不下这座城,而是攻下凉州付出的代价比可能获得的粮草大……有道理啊,诶你说的有道理。”

刘承宗在帐中踱出几步,回头道:“我就算把军队都撤走,那李鸿嗣敢出城,撑死也不过踩踩我的庄稼,他就不敢出凉州十里地。”

“大帅说得对!”高应登得到刘承宗的承认,兴奋道:“末将就是这个意思,他敢出十里地更好,我立马从南边带兵回来把他剿了,一帮子残兵败将。”

“勇气可嘉!”

刘承宗笑着称赞一句,随后才对杨麒问道:“古浪峡运不上重炮,马能跑、车能走?”

“那自然是能,中间好几个驿站,交通要道。”杨麒想了想说道:“无非是甘肃咽喉,有几处险要之地。”

听见他这么说,刘承宗心里就有底了:“山地不怕,我刘狮子从陕北出来,高原都上去又下来了……打不下庄浪河,我们秋天要杀一万三千匹骡马,我想战马就算要死,也该死在战场上,这条路只要能跑马,我们就算冲也冲翻他们!”

喜欢顽贼请大家收藏:()顽贼总裁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