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顽贼 > 第五百零四章 古浪峡

顽贼 第五百零四章 古浪峡

作者:夺鹿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07 21:02:38 来源:总裁文学

刘承宗看着林成栋给他的回信,对左右笑道:“这信怎么这么大屁味呢?”

他又不傻,这城里官职最高的是副总兵李鸿嗣,目前的守将是凉州路参将柳绍宗,而甘州路参将林成栋,说到底也无非就是个整师而还的撤退将领。

这么一个身份,大言不惭的回信说什么凉州城对元帅府也没敌意,刘承宗寻思这承诺效力还不如他放个屁呢。

战线前沿,杨麒、蜂尾针、高应登等人立在刘承宗身旁,杨麒看了书信,笑道:“大帅,这信上说的倒也不错,不过大帅可别中计,他们是想引诱大帅去断陇。”

刘承宗微微皱眉,他对这场战役的终极目标就是完成断陇,听到杨麒这话,不禁问道:“他们说的是屁话,断陇难度很大,武侯北伐是一千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候宁夏还是胡人的地盘呢。”

“千年来河西修了多少路,宁夏走松山路直通凉州,南边向固原增兵也异常便捷,我们要拿下中卫、固原、宝鸡一线,不取宁夏,断陇就是无稽之谈。”

杨麒缓缓摇头,看向数里外天边一条线般的凉州城,道:“卑职斗胆,断不断陇,其实无碍。”

刘承宗看了杨麒一眼:“杨将军,此话怎讲?”

杨麒见刘承宗没生气,心里很高兴,他知道刘承宗向来对他缺少重视,生怕没有听他说话的耐心,这会看来,尽管刘承宗不喜欢他,但还能听进去他的话,这是个好现象。

他抱拳道:“战争说白了,不在胜败、生死、强弱,就一个字,耗。”

“耗?”

杨麒点点头:“就是耗,人命、钱粮,堆上前线,生出来的人比死掉的多,种出来的粮食比吃掉的多,仗就能无休止地打下去,谁耗不住谁输。”

刘承宗听着就乐了,他认同杨麒的说法,但这话听起来……优势不在我。

这事刘狮子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自他掌控河湟以来,黄河沿线就成了战争前线。

即使元帅府竭尽所能地把战乱、天花、旱灾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河湟往年的死亡人口都比出生人口多。

直到去年,这个数才接近持平。

只是他一直在扩张,不停吸纳更多人口进入河湟,才显得治下人口增长很漂亮。

当然横向对比,河湟可能是近几年西北死人最少的地方,但这也没啥可比的……他跟谁比,整个陕西,除了关中那一小块,哪儿还有能谈得上治理的地方。

刘承宗摇头道:“你觉得我们能耗?”

“能!”

杨麒回答得很坚定,随后摇头道:“大帅万万不可攻打宁夏,眼下最该用兵的地方,一在凉州,二在松山,三在秦州。”

说罢,他笑道:“只要我军稍做攻打松山之举,庄浪河谷的明军自会溃散,到时就算大帅不断陇,洪承畴也会断陇,即使朝廷换个人当三边总督,也还是会断陇。”

“因为历来甘肃粮草账面勉强自给,实则仰赖兰州供给,而朝廷的局面更是无奈,他们要从关中调粮。”

“诚如大帅先前所言,武侯北伐是千年之前的事,当时的河西兵粮自给,而今河西一片白地,纵有人口也难安置,何况帅府已无远征大战之余力,朝廷更没有。”

杨麒的话很有意思,他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洪承畴的行为,并让刘承宗在洪承畴的行为中,看到过去的自己。

准确的说,洪承畴使用的战略,完全就是流寇的惯用战术,在战场上大踏步撤退,拉长官军的作战半径,扯出间隙。

只不过洪承畴想扯的,是刘承宗的补给线,试图通过放弃土地引诱刘承宗大踏步前进,来把元帅军拉到跟官军一个地位上。

当然,刘承宗认为洪承畴并没有这么大的魄力,只是被揍得实在没办法了,战场上不断兵败,最后撤退顺势而为……不过这也挺有一套的。

就在这时,负责火炮的蜂尾针上前道:“大帅,火炮准备好了。”

“开炮吧,朝城墙打,争取能打中一炮。”

刘承宗笑着拍了拍杨麒:“我会考虑你说的,我们先看看炮打在城墙上怎么样。”

操作重达五千七百斤的重炮,对元帅军炮兵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而且在四里这个距离,很难说有什么命中率。

刘承宗并不是专业的炮兵将领,他的火炮、炮队一直由别人操作,但打了这么多年仗,各式火炮都见过,他清楚在四里外轰击城墙是什么样的难度。

他对自己的炮兵质量很有信心,但这个时代火炮必须遵守基本法,它就是不容易打准,最好的火炮、最好的炮手,二里外打两丈宽、六尺高的标靶,也就只能发六中一。

在河湟不打仗的时候,每次大操,各炮什操练的就是这个项目,一门千斤炮、一刻钟打放三十六炮、能命中六炮,整个炮什都能领到刘承宗亲自发下的羊肉和奶酒。

这个距离什么铳规、数学都是狗屁,这么大的标靶在二里外就是一条线。

战场上这就是一个把总司列纵队出现在二里外的宽度和高度,这个距离根本没有办法分清一个人的脑袋和胸口在哪儿,只能看出来的是马队还是步兵。

这种水平的炮手、这种射速的炮组,放眼天下都是精锐中的精锐,一千斤火药都喂不出来一个。

所以刘承宗攻城时,才会要求火炮抵近到一里,对城墙城垛进行射击,因为在一里地的时候,命中率会有效提升到三炮就能命中一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好在凉州城很高,即使在四里外,看上去也比他们日常训练的靶子大两倍不止,刘承宗这才有把握让炮兵打三炮,好歹能命中一炮。

万万没想到,炮兵一炮接一炮轰上去,刘承宗端着望远镜收获非凡喜悦,他们打中了两炮,甚至还有一炮打在了城垛上!

蒙的,刘狮子百分百确信,蒙的。

不过让他失望的地方是,重炮的威力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震撼、那么大。

在墙面无非是把最外层几块城砖砸成粉,第二层几块城砖碎裂,连第三层城砖的面都没见着,唯一让他欣慰的是打在城垛上那炮,直接把城垛轰豁了。

换成千斤炮,想达到同样效果,至少需要三炮。

而对李鸿嗣等凉州守将来说,给他们带来最大震撼的,其实是放空的那炮,因为后知后觉的李鸿嗣发动守军在城里捡炮子,没捡着。

那颗炮弹擦着西城墙城垛的边儿,飞跃整个凉州城,落到了东关城外面,深深砸进灌溉过的泥土里,留下尺深孔洞。

对绝大多数士兵来说,炮弹打坏城垛是很正常的事,炮弹飞跃过整座凉州城上空也是很正常的事,但是能把城垛打坏的炮弹能飞跃整座凉州城,那就不正常了。

李鸿嗣听士兵报告,炮弹从西门外轰出来,落到了东门外,人都傻了。

这他妈啥玩意啊?

这东西野战的时候就是位祖宗,人还没看见呢,一颗炮弹就落脑袋上了。

他当场就决定,打死也不出城,在城里就算挨炮还能挺一段,出城野战绝对会被重炮碾成肉泥。

而在城外,刘承宗也在反思这门炮的射程——火药装多了。

历来,他们的火炮装药,是炮弹多重、火药就多重,这在轻型的狮子炮、中型的千斤炮使用中效果很好,炮兵也都是这么训练的,他们最熟悉这种装药量,既满足威力所需,也能保证炮兵的精准。

但这种重型火炮,炮弹二十斤,装药二十斤就显得……没有必要。

千斤炮装七斤火药,闭着眼往最大射程轰,也无非能打到六里地,这个距离哪怕目标只有一根线那么细,好歹他们还能看见一根线。

重炮用二十斤的火药包,射角大点能轰到十里地之外,那真是连线都看不见了,攻城也好、野战也罢,这是个他们完全用不着的射程。

虽说元帅府在火药方面并不是穷光蛋,但不穷也不该浪费,刘承宗估计这门炮只用弹重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就够用了。

很快,他就有了实验的机会,东南打起来了。

隶属于冯瓤部车营的骑兵在占领松山冲边时,跟古浪守军爆发冲突,随后仅三个时辰,从松山、马牙山、庄浪河谷各处赶来五股明军,足足两千余汉番步骑抵达古浪。

气势上,明军一下子就把冯瓤吓住,他这辈子就没见过明军增援这么迅速的时候,赶紧让塘骑给刘承宗传信,他说:“大帅,我好像捅了蜂窝!”

刘承宗心说可不是嘛,杨麒刚跟我说,感觉庄浪河谷的明军撑不住多久就要撤退了,结果他们撤退的后路就被断掉,能不蜂拥而来嘛。

刘狮子立刻给冯瓤身后的魏迁儿营传信,告知其明军作战意图不是对垒,而是想借松山冲边向宁夏逃窜。

他告诉魏迁儿,不要试图拦住所有敌人,我给你送门炮,你挑个幸运儿逮着揍就行。

刘狮子想的挺好,但庄浪河谷这支军团,还真就是听说洪承畴向宁夏撤走,特意北上回来跟他对垒的。

这支军团有四名将领,分别是曹文诏、柴时华、丁绍胤、白广恩,每个人都有不能跑的理由。

曹文诏和白广恩接到的命令,是驻军庄浪卫,守住二道边墙里的松山。

因为松山一圈都被长城围起来了,当时闹松虏,就是因为连接宁夏和凉州的边墙被黄沙掩埋,蒙古人踩着沙子就进了松山。

后来朝廷就在松山的西、南、东三面修了边墙,叫松山新边;新边的中心思想就是把水源、牧地、农田全部圈到外边,留在里面的都是不毛之地,并在这些地方修建堡垒,成为松山防御体系。

后来击破松虏,朝廷又在松山以北、容易被黄沙掩埋的旧边墙以南,重新修建了一道长城,叫松山冲边。

如果不能守住庄浪卫,即使宁夏边军想过来,也得走沙漠,否则就会像当年的松虏一样,被困在边墙里。

而丁绍胤和柴时华的情况则有点复杂,丁绍胤是凉州卫的指挥同知,率领的也是凉州卫旗军组建的车营,他们家小还在凉州卫城里呢,何况守卫凉州也是他们的职责。

至于柴时华,他率领的军队是杨嘉谟的标营,如今杨嘉谟死了,甘肃最后的军队都已经退到凉州城……这是这支标营兵将的共同意志,不是柴时华的。

对柴时华自己来说,他更在乎自己的族人在哪——他是西宁卫人,柴氏家小早在刘承宗入据河湟,就被刘向禹送进西宁城好生养着。

所以他自从率军进入庄浪河谷,一直是别人慢慢向前走,他就按兵不动;别人向前凶猛进军,他就慢慢悠悠往前走,还美其名曰保护车营。

但实际上丁绍胤的车营被谢二虎和巴桑重重围困的时候,柴时华所做出最大的努力,就是派骑兵冲进障墙传信,告诉丁绍胤后边还有援军,你好好撑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要不是曹文诏和白广恩进入河谷,丁绍胤早没了。

所以柴时华目前很尴尬,听话去宁夏,怕别人告他按兵不动的黑状;不去宁夏吧,又怕手底下这帮杨嘉谟的标兵不乐意……人生总是要面临两难选择,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只能率领最精锐的军队给友军拖拖后腿。

刘承宗的书信传到魏迁儿手里时,魏迁儿正在赶往前线,拿到信心里不急了,心说大帅说了,这帮人是要往宁夏逃窜的,那我拿到炮再继续进军。

就这样,拖了两天,冯瓤也是个实在人,他觉得自己能抵挡敌军,战场情况也已经被大元帅知悉,就没再跟魏迁儿说,自己在这儿率一个车营堵了一万多军队三天。

倒也不是冯瓤有多凶猛,古浪守御所这个地方确实是易守难攻,三面是山,峡内河夹两山而出,古代人说井陉道上,车不得方轨,骑不能成列,大概就这意思。

往南走的山路格外狭窄,但就算是往北走的山口,一出来也没多宽,一里多一点。

连带着古浪守御所的堡垒都很小,像凉州城,高五丈、城周十一里多;古浪所,高两丈、城周四百六十五步,相当于一个操场加看台,而且还是不带篮球场的那种操场。

就这么小堡子,就基本上把古浪峡通往凉州最狭窄的山口堵住了,冯瓤呢,率领的又是个满编制的车营,携带火炮众多,摆出来的车阵跟古浪堡架势差不多,整个山谷都在他的射程范围之内。

魏迁儿赶到战场时,立着老远就看见山谷在冒烟,两个相同编制、相同火炮的车营,在狭窄的山谷里一南一北扎下车阵,端着大小火炮哐哐对轰,刺激极了。

他扭头看向军中,刘承宗给他送来那位用八匹马拖拽的‘威武大将军’,又转头看向正跟冯瓤对轰的车营,那一刻他的眼睛充满见猎心喜的光芒。

“走走走,我们去试试炮!”

喜欢顽贼请大家收藏:()顽贼总裁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