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顽贼 > 第五百零一章 移营

顽贼 第五百零一章 移营

作者:夺鹿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07 21:02:38 来源:总裁文学

顾天寿就发现啊,这个刘承宗的军队都是神经病。

一更天,也就是戌时到亥时之间,城外军队不急着回营,像专业的农民一样,在田野间点着火儿忙着耕种。

二更天,外边一片漆黑,他们回营吃饭了,直接吃到三更天,吃到子夜就算了,他们还唱歌儿,那他妈城里准备夜袭的鬼兵都困得睡着了,又被城外的糙汉唱歌嚎醒了。

四更天,城外军队看样子是睡了,营地里火盆子光亮忽闪忽闪的,正是夜黑风高的好时候,但鬼兵们熬不住了,一个个在城墙根儿睡得东倒西歪,勉强没睡着的,也眼皮子打架……就这德行,还能出去捣乱?

被围城的第一个夜晚,整个凉州城的军民几乎都没睡觉,算是点着灯熬蜡做了一宿无用功。

李鸿嗣最难受了。

他一直跟提前挑好的鬼兵们在一块,本来寻思三更天就要出战了,李鸿嗣的作战经验很充足啊,过来给他们鼓舞一下士气。

万万没想到刘承宗的围城军队不睡觉,他已经竭尽所能地把想到的车轱辘话跟鬼兵们讲四遍了,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效果也不能说没有,虽然士气确实是没能鼓舞起来,但助眠效果极佳,基本上他说两句话,就会有一个士兵百无聊赖地打哈欠,然后一个传染俩、俩传染四个,直接覆盖全军。

谁趁着李总兵训话打瞌睡,一眼就能看出来。

别看李鸿嗣站在城门口顶盔掼甲手按战剑,看起来威风凛凛,实际上尴尬得脚指头在军靴里快扣出个紫禁城了,背在后头那只手一个劲儿地搓啊搓的。

他后边是守将柳绍宗。

他顾及李鸿嗣的面子,不敢插话。

都是当将军的,官位是有高低,但战场上除非运气特别差直接被做掉了,否则谁都有个打败仗丢盔弃甲的时候,都有这个经验。

作为同僚千万不能去惹,哪怕说话没有不好的意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人家觉得你是落井下石瞧不起人,就给恨上了怎么办?所以柳绍宗一直站在旁边低头不吭声。

这会他听李鸿嗣都给鬼兵说起第四遍注意事项了,他觉得自己或许是应该给李总兵解个围,便上前指了指泛起深蓝色的城墙,商量道:“大帅,不行今天就算了,明天夜里再派鬼兵出城,本以为咱们三更吃饭就够不正常的了,没想到他们三更唱歌。”

李鸿嗣从甘州城逃出生天的时候都没这么高兴,差点就直接乐得拍大腿,他心说爷爷诶,你可算说句话了,我在这儿暗示你半天,你是一点儿都不接茬啊!

他当即挥手道:“柳将军说得对,今天咱们就先睡觉,敌军动向异常也无妨,他们喜欢种地,咱们就让他们种,地总有种完的那天,到时候他们就正常了,我们再袭营!”

命令传到四门,守军跟鬼兵都放心了,带着满心轻松沉沉睡去,但这个时候已经五更了。

突然间刘承宗的马队就在外头举着火把由远及近,很快就散开了临近城下,一个个扯着嗓子喊,催促城外种地的士兵换防,叫他们到后边睡觉去。

铁马冰河入梦来啊,李鸿嗣在西街官衙刚睡着还没一刻钟,就梦回青春年少,在大阵里跟北虏搏战攻坚,枪炮齐鸣人喊马嘶,那马蹄子都踩脸上了。

蓦地惊醒,又回到这具鬓角都白了的身体,还没从大马蹄子踩脸上的后怕里回过神呢,就听见官衙厢房里住着的没牙老头儿敲着锣:“打了打了打了!”

城里确实有点骚乱,但李鸿嗣听声音,不像开始攻城了,况且刘承宗的军队,李鸿嗣是见识过的,打仗胆气最足,马队侵略凶猛,而且绝对不傻——黑灯瞎火,谁他妈天还没亮就攻城啊?

李鸿嗣出去就把老头儿的锣扯了,顺便下了一道命令,让城里所有百姓,家里头有乐器的统统上交衙门。

“唯恐天下不乱!”

很快,同样顶着个黑眼圈一脸倦容的柳绍宗就过来跟李鸿嗣碰头,语气非常无奈:“刘承宗的马队像疯了一样在城外猛跑,西城有个值夜守军没打过仗,一紧张把炮放了;南门有个炮兵被惊醒,以为下令了,也把炮点了。”

当五月二十九日的第一缕阳光穿透黑暗,凉州西城墙和南城墙轰轰两声炮响,宣告整个凉州城入睡失败。

李鸿嗣面容苦涩地舔舔发干的嘴唇:“放炮打死人没有?”

“不知道。”柳绍宗摇摇头:“估计打不到,五年来刘承宗跟朝廷、海贼、西番、瓦剌轮番见仗,也是老将了,马队肯定散的很开,区区两炮,我估计打不到人。”

“唉。”

李鸿嗣没多少失望,无非是意料之中,紧张之下的两炮打中或没打中,对战局都毫无影响,他看着发白的天边叹息道:“这两炮的代价可真大,全城的人都醒了。”

柳绍宗也叹了口气,看着穿戴整齐的李鸿嗣,斟酌着问道:“那要不大帅再回去睡会?”

“这还睡个屁,咋睡啊,天都亮了,那刘二憨夜里都憋着坏不消停,白天能让咱睡了觉?”

李鸿嗣没好气地说出一句,他心想就算拿脚指头想都知道,刘承宗折腾他们的事这才刚开始,便对柳绍宗道:“还是将军去睡,傍晚换我……我们睡不好,他们也别想睡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本来刘承宗在城外种地就已经挺气人的了,但说实话这个气人效果对军队来说其实并不成功,他们喜欢种地就种嘛,无非是种点豆子、种点玉米,都是仨月成熟的作物。

这个事情其实只会让凉州百姓对洪承畴咬牙切齿,城上守军不会觉得有什么。

毕竟种地这个事吧,它是个很漫长的行为,没有哪个天条规定,一块地里长出的庄稼,谁种的就得谁收。

你今天种下了,并不代表仨月以后你还有命收粮。

但鬼兵困得睁不开眼没法出去夜袭,是真把城上将领军兵气坏了……他们都觉得这个刘承宗得多坏啊,事事都卡着他们的点儿。

其实刘承宗没那么多坏心思,整个夜晚,他都在凉州城西边五十里的丰乐堡睡觉,睡得可香了。

在凉州城西的军队是丁国栋率领的肃州营、蜂尾针率领的甘州营在西北,他们后边压阵的是高应登的大营。

刘承宗其实没有守城经验,五年来他野战打得挺多,攻城并不多,至于守城,则是真没守过。

在凉州之役开始前,他根本就不知道守城军队在遭受围攻时会具体做什么。

但洪承畴把凉州守城的计划安排得事无巨细,三劫会又交上了洪承畴的守城手册,事情就朝着有意思的方向发展了。

凉州城里的守军,一天吃三顿,每顿饭的时间,四面城墙守军用什么来声音来传递警兆、传警时用几声代表什么情况,四门守军与预备队平时会驻扎在城内什么位置,他们准备何时出城以及出城时使用什么样的战术。

元帅军闭着眼,都能背下来。

就这还想睡觉?还想鬼兵夜袭?

次日一早,天光大亮,赶在日头还没那么伤人的早晨,城外军士又扛着农具干活去了。

防备西门守军出城的蜂尾针,还专门派人到城下宣读他们大元帅的意思,使劲儿声讨了一番洪承畴毁坏田地的恶行,让守军告诉城内百姓,元帅军没有跟凉州军民为敌的想法,我们一路过来军民依附,深得人心,你们还投降了吧。

话刚说完,城上守军就礼貌地放了一架百虎齐奔。

蜂尾针很生气,但他当时没有动作,一直到太阳毒辣起来,一些士兵扛着农具回来,就让人在城西二里架起了大炮。

一帮子炮兵军官聚在营帐里,对着他们自制的凉州布防图看了又看,最后圈定了一个大概位置,让军兵放了三炮作为还击。

他们圈定的那个位置,名字叫隅首,意思是东西走向大街上跟南北街道的交叉口,这个地方通常在开集时也是集市所在。

凉州城内有三条东西向的大街、三条南北向的大街,一共九个隅首,他们瞄准的就是离西门最近的三个隅首。

按照手册要求,守军的预备队平时会呆在隅首附近,等待集结号令。

蜂尾针之所以要等太阳毒辣起来,就是因为这个时候守军没办法躲在西城墙根儿遮阳,肯定都会在隅首附近的宅院、屋舍和店铺休息。

毕竟他们的炮本来就是间接瞄准,想准确命中隅首很难,扩散到旁边宅院的概率很大,所以要等毒辣的太阳把人撵进屋子里,这样轰击起来就一举两得了。

打到隅首没打到人,没事,打得很准,恐吓效果达到了;没打到隅首但打上几片碎瓦,刚好有军队在附近,目的也达到了。

这三炮一个人都没打死,但确实把聚集西城三处的守军吓得够呛,除此之外还把东城墙的守军慌得不行。

西城守军害怕,是因为他们真看见炮弹落在附近,七斤重的铁球越过城墙,坠在他们屯兵地点附近,一颗炮弹可以说是巧合,三颗落在三条街道交叉口,还全是他们的屯兵地点,怎么能不害怕?

而东城的守军惊慌,则是因为洪承畴的手册里,四面城墙传警是不同的声音讯号,以防预备队乱动,同时也避免了各处支援被城外敌军调动的风险。

城南紧急,擂大鼓;城西紧急,撞大钟;城北紧急,齐鸣锣;城东紧急……发炮三声。

聚集在城东的预备队都是一宿没好好休息,从士兵到将领,精神状态都非常差,迷迷瞪瞪中透着紧张,突然听见三声炮响,都来不及分辨方位,就乱哄哄地集结列队,朝城墙上冲过去。

冲到城上,东城守军都傻了:“城外一个人没有,你们火急火燎跑上来干啥?”

东城墙外边是真没有人,刘承宗布置的包围圈是大包围圈,城东最近的元帅军是魏迁儿大营,这家伙正在东南四十里外占领边墙呢。

而且凉州城的东城墙,本身就很难打,西城墙算难打的,外有月城、内有瓮城,东城墙更过分,外边直接建了座关城,就等于给城外整个东关修了城墙,连成一体了。

魏迁儿一看这还有啥好围的,在城外留了点塘骑,直接往东南走了。

三颗炮弹,蜂尾针确信自己可以跟城上守军好好交流了,但还没等他再派人沟通,当天下午,来自肃州营的丁国栋先生就抢走了话筒。

他们俩营是轮换睡觉,在城外主要任务就是种地,顺便劝劝敌军,除此之外的潜在命令是诱敌,刘承宗根本就没有让他们攻城的打算。

如果能把守军引出来揍他们当然最好了,没引出来就好好种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所以他俩商量的是,四更五更轮换,甘州营负责正午之前种地;下午肃州营睡醒,负责傍晚种地,毕竟是伏天,正午种地那太阳晒得谁也受不了。

真能把敌人引出来,只要他们没在半个时辰内被击溃,就算大功一件。

在他俩后边种地的高应登大营才是解决出城军队的主力,实际上高应登部早就急不可耐了,那帮人不愿意种地,这是实在没办法才推犁播种,他们不愿意种地的原因也跟别人不太一样。

这个营有个千总是唐通,唐通跟镇夷游击唐明世交战时,把火炮的预装霰弹拆了,让火器兵把散子塞进重铳里,效果非常好。

现在他们整个营的火器兵用的都是这种一颗大弹、三颗小弹的装药法,只等着跟人对射一遭,打出效果就给刘承宗进言呢。

偏偏,凉州守军真不敢出城。

他们就等着城外这个营给地里播完种,作息时间正常呢。

一连三天,元帅军的甘州营肃州营昼夜不息,掐着时辰轮番折腾守军不让他们睡觉,守军也天天盯着,几乎眼睁睁看了一出元帅军的农具变化。

最开始他们是人力播种,第二天就有人推着新做的三脚楼车下地播种了,用上这玩意儿效率蹭蹭蹭地往上涨,比人力播种快了十倍不止,好不容易捱到围城军队把周围田地都种上了玉米大豆,守军摩拳擦掌,觉得鬼兵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元帅军移营了。

他们换了一片没种的地。

喜欢顽贼请大家收藏:()顽贼总裁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