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顽贼 > 第四百六十九章 求援

顽贼 第四百六十九章 求援

作者:夺鹿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07 21:02:38 来源:总裁文学

围绕高台千户所的大漠与水田之间,方圆五十里内,三支军队卷起沙尘,一路狂奔。

高应登率军两千余在西,唐世明率军两千余在北,而在这两支军队中间,是高应登营的前部千总唐通率领的千余马兵。

唐通是个倒霉蛋,河湟大战在冲突中落马,脑袋还被金瓜砸了一下,从昏迷中醒来人已经到西宁了,迷迷糊糊连个受降仪式都没有,就成了元帅府的降将,而且定的官职勋位还很低,叫壮军都尉。

元帅府军官勋位分将军、校尉、都尉三级,每级又分三等九阶,壮军都尉是一等都尉的第一阶,还得再往上爬一级才是最底的九阶校尉。

被授予这一阶勋位的军官,实授官职通常为把总……唐通可是以延绥镇游击将军官职被俘的,这个勋位对他来说很低。

这是因为唐通在朝廷,属于是速成军官,他升官的速度几乎比肩杨耀、王文秀,崇祯二年还是个自带家丁投军的小兵,靠着在韩城三刷王左挂,崇祯五年出现在河湟战场上就已经是游击将军了。

因此刘承宗没给他过高的官职,不过刘老爷对这样的将官非常上心,拨了医匠伺候养伤,给宅子给牧场,还帮他从杨麒家说了个婆姨,做了杨麒的女婿。

刘向禹心里很清楚,二儿子内心骄傲,又是起于微末的边军领袖,对待投降的高级将领,心中总有芥蒂。

一个高级官职有了空缺,刘狮子更愿意提拔追随自己的嫡系将领。

在这种条件下,三个总兵官,他最待见的是贺虎臣,不太乐意给元帅府出力的王承恩次之,最看不上满脑子揣摩上意的杨麒。

这种心态归结根本,是贺虎臣占了早年跟刘承宗打过的便宜,当时的狮子营兵微将寡,打得很辛苦,也证明了贺虎臣的能力不差。

但是在刘向禹眼中,三个总兵,最可靠的是杨麒,一个人的本事有多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愿意使出多少本事为你所用。

只要元帅府还占据河湟,杨麒就是最可靠的降将,刘向禹更愿意利用杨麒,来增加降将的归属感。

毕竟家眷,是元帅府嫡系将官最弱小的方面,这帮人全是单身汉,很难依靠联姻攀亲来吸纳外人。

这是刘向禹跟便宜大侄子豪格那学来的,对待降将,道德水平低下的,诱之以利;道德水平高尚的,让他成家。

此时此刻,唐通经历半日荒漠中的奔驰,戈壁景象终于在他眼中褪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绿洲,一道道纵横交错的水渠将田地隔开。

远远看见军队扬起的尘埃,荒漠边缘播种棉花的农户便四散而逃。

唐通在水渠前勒住战马,塘兵在半个时辰前就已经跟不上他了,传达的最后一道塘报是高应登已经拔营,有两千军队正在向他所在方向移动。

他望向远方摇了摇头,更远处的田地靠近大渠,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很难想象被荒漠包裹的绿洲居然有大片种植水稻的田地。

若非这场大旱、若非这场战争,这里应是塞上江南。

唐通并未感慨太久,因为塞上江南哪儿都好,就是不适合北方军队打仗,他立刻下令让军队向南沿棉花地边缘向南转移,免得被敌人追上。

而在北边,镇夷游击唐明世麾下塘兵已经追过来了,军队也就在二十里外,看着这支元帅府马军对水田望而却步,兴奋地长笑不止,命塘骑在前,两千步骑兵分五哨扑向唐通。

唐明世对这里的地貌熟悉,唐通向南转向,对他来说就意味着胜利在望。

因为再往南,是祁连山千万年来雪山融水冲击挤压出的东西向的山丘,形成隔断前路的天险;而东边则是河流、水渠交错分割出的水田,元帅府这支孤军进了那个角落,就意味着进了死路。

很快,镇夷军一百九十二名塘骑散开阵线,形成二十里宽度的弧形包围圈,挤满了两军中间的十里战场。

唐通闷头向南又跑出十几里地,渐渐发觉情况不对,早前离得远,他还以为那些山脉阴影属于祁连山,这会面前的山地越来越近,还能看见不远处的道道深沟,让他的心凉了半截。

倒不是因为战事,不论在哪开打,高应登给他的命令就是诱敌,如今诱敌已经成功,剩下的坚持待援。

他只是怕自己带错了路,被手下这帮骄兵悍将战场解职。

唐通非常清楚尽管十几个营都是元帅府的军队,但却有着泾渭分明的归属与级别,虎贲与材官二营是刘承宗亲领的军队,两个野战旅四个营是刘承宗的嫡系主力军。

四个营有不少降兵,但士兵之间没有歧视,歧视只存在于将领之间。

也就是说,这个营就他一个外人,这种情况有蜂尾针张振的前车之鉴,做出不符合人心的决策,很容易被战场解职。

但情况也有好的一面,蜂尾针张振虽说被战场解职,但依靠夜袭国师汗的战功,反倒受了重用,如今做了肃州营的副参将。

所幸,唐通观察着麾下两名把总的情绪,他们好像都对逼到墙角的窘境没有半点认识,甚至俩把总都跃跃欲试,策马撵上来先后对唐通请战道:“千总,不能被追到绝路,转头冲他们一阵嘛!”

“是啊,一直被撵着太憋屈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俩把总一个叫歪梁子,宁夏人,从前是贺虎臣的塘骑;另一个叫李八两,早年是文安驿的货郎,罗汝才的兵,精通夜战。

唐通稍加思索,对二人道:“二位将军,敌军兵分五哨,可择一哨策骑冲击,但不可恋战,摧敌锐气便要折返列出步阵,否则我等撑不到高将军来援,更有被敌军炮击的风险,他们炮多。”

歪梁子和李八两闻言大悦,内心对唐通的好感蹭蹭蹭往上……说白了,元帅府嫡系将领对高级降将的排斥,其实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自卑导致的自负。

在内心深处,他们很羡慕唐通在朝廷的游击将军官职,但另一方面,他们也从低微地位取得了自己的成就,十分敏感地不愿被人小觑。

唐通把军事部署商量着来,让二人很舒服。

二人一番商议,当即决定以歪梁子率领左司六百骑冲击敌军,唐通率李八两的右司六百人挖壕卸铳。

很快,唐通就找到了适合据守的阵地,以一道被融水冲击出的深沟为壕,用装载火器的战车布置在四角定下营盘位置,以战马驴骡在营地边缘作为临时掩体,开始挖掘壕沟修筑简易的防炮土墙。

一具具火器被战车卸下,站在营地边沿,唐通环顾构置防线的士兵,举目望向北方,看着歪梁子率马军驰去的背影,缓缓咬紧牙关。

其实他想过逃回朝廷那边,自从伤愈就在做这样的打算,也没怎么在书院和虎贲营学习,一直计划着如何逃跑。

但是当战争打起来,唐通越发觉得逃回去似乎没有意义,因为不能带着扭转战局的情报逃走,他很难洗刷仕官元帅府的罪责,而在元帅府千总这个位置上,他很难找到明军在对决中取胜的希望。

对他来说,这场仗是知己知彼,双方的编制、装备、作战习惯相似程度极高,但是在各个方面,元帅府都对明军战法有针对性的加强。

逃回去,朝廷军队又输了,自己再被俘虏,那还何必逃回去呢?

设立营地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唐通可以插手的地方,李八两麾下五名百总分工明确,四个百人队在四面挖壕,另一个百将带人拆卸骡车、赶车取水。

一门千斤炮与两门狮子炮放在中军,另外八门二百斤狮子炮位于营阵四面。

在壕沟边缘,士兵们把拆掉的车板与盾牌当作挡板,在中间填满沙子,外侧堆土,垒出四面简易羊马墙,架着抬枪与重铳。

唐通对比着过去明军营地,发现元帅府军队没有携带拒马,而是完全依靠土工,规范化地修造出这样的矮墙。

他不禁寻了个百总问道:“为何做成这样?”

“将军,挡铅子。”百总笑了一声,拍拍部下垒出的夹板墙道:“蜂尾针将军在河卡草原上用这个防住了鞑子的长铳,湿沙子和木板能挡铅子,炮打的散子也不怕。”

唐通觉得挺神奇,对堆满沙子的夹板墙看了又看,随口问道:“那咋不带拒马柞?”

百总耸肩摊手:“大帅没给准备。”

元帅府军队的拒马,一直存在于刘承宗的口中,但始终没有落实到位。

进军甘肃之前,是远征没携带这种重型物资的条件,抵达甘肃后,则是因为他的骡子太少,难以携带。

多和少是相对的,在总量上,元帅府一个营在骡马数量上顶明军两个营,但明军一个正规营能腾出七十二头骡子携带一百四十四包拒马柞,临阵展开就是八百六十四架拒马。

明军是人没有马骡骑没关系,武器装备要带全;元帅府是武器装备带不全没事,人得有马骑,最差也得有头驴或骡子。

这是唐通发现元帅府唯一一个弱点,他们偏偏就腾不出这点运力,或者说过于骄傲,认为明军骑兵没有机会践踏军阵。

一道道壕沟被快速挖掘出来,唐通也能望见数里外奔驰的马队。

歪梁子率领的马军轻易冲破塘兵防线,迎面向左翼正在挂甲的步兵大队撞去,但明军的反应也很快,护卫在步军不远处的一哨披甲马兵当即出阵迎击。

余下诸哨的明军也纷纷止步,披挂铠甲列出方阵。

歪梁子见讨不到好处,便率队向西跑出一里,见身后明军骑兵还在追击,一声呼哨,十队马兵纷纷转向,斜刺里向明军马队阵型各个方向发起突击。

双方骑兵均未选择短兵相接,一时间流矢四散、火枪齐鸣,两军交战不过片刻,就传来金鼓,把热血刚刚打上头的歪梁子都听懵了,急得刚想骂唐通,仔细一听不对,声音是从明军阵中传出来的。

一时间明军骑兵交迭撤退,歪梁子率兵穷追猛打,倒是讨到些许好处,直到快追到阵线三百步,这才下令收队。

马军回到军阵,歪梁子还不忘气呼呼道:“要不是看见他们两门大佛朗机,我非把他们军阵踏了不可。”

唐通却根本顾不上听他吹牛,端着望远镜向变动的敌阵望了又望,就看见周围的明军塘骑快速收缩,还有人向北疾驰奔去,随后军阵中就传出号角声。

稍加疑惑,他猛然转头对歪梁子道:“速速下马列阵准备据守,他们要强攻了!”

歪梁子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直接开口称了将军,问道:“将军,这怎么看出来的?”

“刚才鸣金反常,他们塘骑又往北跑得慌张,此时各个下马列出纵队,把涌珠灭虏炮推在最前头,应是打算强行冲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唐通端着望远镜注视敌阵说出这一长串的话,最后才放下望远镜,深呼吸道:“我猜是敌军发现了高将军的动向,我等使命已经达成,只要撑住敌军冲阵,合围就成了。”

歪梁子和李八两听了解释明白过来,也知道了敌军的小算盘,一时间都重重点头,向麾下各个百总传达命令。

此起彼伏的军令与军乐里,四面壕沟营垒中的将士纷纷集结,扛起抬枪重铳,以北马面墙为中心,跨过东西两面壕沟,向两翼稍稍外扩,以防被敌军第一轮冲击中重点突破。

而在战场另一边,镇夷游击唐明世也观望着敌军的部署,不过有那面羊马墙在,他对武器装备看不清楚,只能勉强看个列队宽度。

确实像唐通想的那样,唐明世的塘兵发现了在西北方向三十里的高应登部两千余骑,此时知道了元帅军的诱敌战术。

显然元帅军有三千余人,而他只有两千余军队,在兵力不占优势,但他并未选择逃跑,而是向北边五十里外的高台骆驼城请求援军,以期完全吃下这支总兵力接近四千的叛军。

当号角声再度响起,镇夷军各级将领纷纷率纵队向唐通的阵地发起冲击,他们都已经得知副总兵对元帅府军备的分析,命令是冲进五十步距离,以涌珠炮、灭虏炮的数量优势轰垮敌阵。

看着一个个抬着小炮快步行进的纵队,羊马墙之后的歪梁子傻了:“他们,他们什么意思?这进抬枪射程了啊!”

喜欢顽贼请大家收藏:()顽贼总裁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