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 085:请愿逼宫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085:请愿逼宫

作者:宝妆成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4-04-07 21:40:26 来源:八一

外面的人想往程卿家送东西不行,程卿要往外面送信倒是很容易,衙役早就得了吩咐,很爽快同意了程卿的请求。

事实上,他们一直在等程卿往外送信之类的举动,哪知程卿太能忍了,被软禁了这么久一声不吭,就算被克扣为难也咬牙不向外求助。

俞知府,或者说刘寺正,要的就是程卿向外求助啊!

不求助,怎么能顺藤摸瓜继续深入调查呢。

程卿会求助谁?

谁也没猜到,程卿关了这么久,提笔写的第一封信,居然是给沈学道的。

程卿和沈学道很熟么?

中秋文会那天,沈学道表现出了不喜程卿的态度,只因程卿是程知远的儿子,这个身份先入为主就叫沈学道反感。

若不是孟怀谨劝说,沈学道可能都不愿意见程卿,哪怕程卿按照规矩解开了三十道灯笼试题。

程卿送给沈学道的信,自然不会真的被送到沈学道手里,而是摆在了俞知府面前。

俞知府想了半天,没想明白程卿和沈学道的交集。

人都有好奇心,俞知府还是把信给拆了。

看完之后俞知府表情古怪。

“……真是人小鬼大!”

这哪里是写给沈学道的信,分明是知道信要送到他这里来,故意给他看的吧?

俞知府刚放下信,就听长随说南仪知县李大人来了。

“南仪书院的程山长和李大人一起来的。”

“只有程山长,没有程氏的族长?你问问那些在杨柳巷看守的衙役,这些天是不是真的没人给程家递过消息……罢了,此事稍后再问,先请李知县和程山长进来。”

李知县是下官,俞知府想不见可以随便拒绝,程山长却是管着南仪书院,俞三至今是个辍学少年,俞知府虽然请了先生在家授课,那效果还真比不上俞三在南仪书院上学的时候好。

甚至有越念越回去的趋势,俞知府为此愁的很。

大魏都是异地为官,不得回原籍任职,俞知府也不是宣都府人士,户籍在哪里,俞三就要回哪里参加科考,否则要被人揭发是“冒籍”。

腊月里,程卿一家被软禁,俞三欢天喜地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俞知府这个当亲爹的都看不下去,真想再打他一顿板子,受了伤在床上躺着还老实些。

俞三已是童生,早通过了县试和府试,今年再考过院试就是秀才了。

考试要回原籍,但俞知府仍想让儿子在南仪书院求学。

书院管教严格,又在自己眼皮下,把俞三扔在老家,更无人能管束!

儿子要回南仪书院,不就得程山长说了算么,俞知府对程山长的热情更胜过对李知县。

寒暄客套了几句,程山长就直奔主题。

他想要程卿参加下个月的县试!

俞知府皱眉,“这恐怕不太妥当,大理寺的特使虽已回京,程知远的案子仍在调查中……”

程山长打断俞知府的话:

“大人,朝廷若下了判决文书,老朽今天不会厚颜登门,犯官之子不得参加科考是写进了大魏律法的,但现在朝廷并没有下判决文书,程知远有没有罪尚且存疑,他的儿子为何不能参加科考?”

说到底,程卿和柳氏等人都算被程知远连累的,而不是他们自身就参与到灾银贪墨案中!

程知远死在承平五年冬天,那时程卿还不满十三岁。

没见过哪个贪官会让十二岁的儿子当帮手的,半大孩子嘴上没把门,不小心就能把亲爹给卖了好不好。

俞知府无奈,“程山长,本官并非故意为难程卿一家,朝廷的判决文书没下来,程卿一家终要受到监管,这也是大理寺的意思,不能因为程卿要参加今年的县试,本官就要提前给他全家解禁。”

程山长和俞知府谈不拢。

李知县赶紧打圆场:

“大人不必太为难,下官倒有一个两全的法子,杨柳巷那边的衙役不用撤,只将程卿放出来参加县试,考完了仍旧送他回杨柳巷如何?”

“那李知县有没有想过,程卿一口气考过了县试,府试和院试,要不要给他秀才功名?”

放出来考试容易,没考过吧很好处理,偏偏是考上了才为难。

程山长和俞知府的操作就是钻空子。

俞知府不知他们哪里生出的轴劲儿非要程卿今年就下场,明年考,后年考不行吗?

等一切尘埃落定了,程卿才好集中精神应考,获得功名也是稳稳的,没人会质疑。

俞知府的质疑,李知县显然早有准备:

“他能考过为何不给?朝廷判决文书下来,若说程知远有罪,直接将他的秀才功名革除便可!”

若是举人功名,可不是谁说革除就革除的,得上报朝廷。

小秀才么,沈学道都能做主给革除!

俞知府又想起了那封据说是写给沈学道的信。

这真的没有事先串联,能给出一样的说法?

那班看守的衙役,真是要好好敲打敲打了!

人的一生中会面临许多抉择!

普通人的一个念头,能改变的可能只有自己的命运,手握权柄的人某一刹的想法,影响的或许是他人的一生。

要不要成全程卿?

俞知府尚且在迟疑。

偏偏此时,一个衙役匆匆赶来禀报:

“大人,南仪县杨柳巷那边传回消息,说有一群学生聚程家外面,问程卿要不要参加今年县试,说什么该去县衙礼房报名了……”

俞知府顿时就气笑了:

“好哇,你们是在请愿逼宫啊!”

程山长很坦然,“大人,没人能勉强学生们的想法,他们喜欢谁不喜欢谁,并不是我这个山长能左右的。”

就像程卿刚进书院,人人都躲着走,那不仅是因为俞三放话要孤立程卿的缘故。

是因为学生们不了解程卿,而非单纯惧怕俞三。

后来形势颠倒,俞三屡次挑衅刁难,让书院的学生们转头去同情程卿,厌恶俞三的跋扈,书院勒令俞三回家反省,除了和俞三关系特别好的几人,竟没有其他人替俞三求情,可见俞三的做法有多么不得人心!

事情就是这么一回事,俞三回不回书院,不由程卿说了算,也不是程山长一个人的决定,总要书院的学生们对俞三改观才行。

——子不教父之过,俞知府这个当父亲的,又愿意为儿子做到哪一步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