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 790.790:卖不掉?抢的差点打起来!

有付出才有收获。

胡太太不是顶顶聪明的人,但她舍得洒汗水,愿意帮何婉的忙,如今织坊生意越做越大,胡太太自然水涨船高。

外来的客商想找何婉,都会托胡太太当中间人。

如果生意谈成了,何婉也不吝啬付给胡太太一笔佣金。

胡太太一边让家里下人出面做着贩羊毛的生意,一边还能收佣金,一个人赚两份银钱好不快活。

一个女人,纵然年华和美貌都不在,儿女够争气,自己能赚银子有社交,丈夫是否厉害,她都有底气。

得贤妻如此,胡典史在外不敢拈花惹草,在家“惧内”,虽然心中常念叨胡太太是跋扈的母老虎,真要遇到拿不定主意的事,胡典史现在倒爱和妻子商议了,着实对胡太太是又爱又敬。

前两月,有商人要送两个美婢给胡典史,胡典史心神一荡,眼睛想多看看,嘴巴却更诚实,拒绝了商人的赠送。

如果是几年前,胡典史不一定有定力拒绝。

现在,他依然有男人的好色天性,说一点不动心是假,却能忍住诱惑。

美貌的女子到处都有,像他老妻这样的贤内助难求,收了两个美婢事小,家里老妻一闹,影响小儿子科考,影响家庭和谐气氛,得不偿失啊!

程大人常说先修小德再建大功,连家庭关系都处理不好,还当什么官?

朱县丞栽的那么快,说不定就和朱县丞纳那么多小妾有关,精力都放在女人身上了,哪还能干正事!

说起来,朱县丞最后被判了流放,后宅的那群小妾散的比什么都快,陪着朱县丞吃苦的还是原配发妻。

胡典史这样一想,拒绝收下美婢的那点遗憾都不见了。

胡典史很快收到了认真做事的回报,没过几天,朝廷的任命正式送达,他被擢升为秦安县县丞!

“典史”虽是吏部铨选,在没有县丞和主薄时能代替这两者行使职权,但不入品阶,属于“未入流”。

县丞就不一样了,县丞是八品,是有品秩的,属于流内官。

换句话说,胡典史要一直是典史,他很难往上升。

做了胡县丞,他能接受吏部的考绩,还有升官的机会。

从不入流到入流,胡县丞跨出了很大的一步!

升官固然是令他欣喜,更叫胡县丞高兴的是,这证明程卿终于信任他了——真不容易啊!

胡县丞升官没两天,程卿就让他在县衙召集了经常在秦安县贩货的大小客商,正式宣布了修盖货坊的事。

早前,程卿就让人放出了小道消息,得到消息的客商们都在猜测消息的真假,为了让离开秦安县的客商们有充裕的时间返回,程卿才故意等了这么多天。

越多人参与“竞标”,衙门的收益才越大。

程卿把初步规划做成了平面图,标明货坊的位置,几个交易市场的分布,和配套房舍的大概面积,整体规划一目了然。

几十个商人凑在图纸前看了半天,对货坊的布局指指点点,时而点头时而摇头,再三询问是不是只有货坊里才能交易,得到肯定答复后,有几个商人已蹿到了程卿面前,把程卿团团围住。

胡县丞觉得没人会同意,事实上商人们为了争夺程卿放出去的经营权,差点在县衙就打起来,还是被衙役们拼命拉开。

“程大人,小人愿出百金!”

“程大人,小人家三代经营车马店,是西北说得上名号的,您就考虑下小人吧……”

“程大人,小人想买琉璃器具!”

想买琉璃的商人被拖开,今天不谈这个。

想用银钱买断经营权的才能和程卿搭上话。

程卿不听那些溜须拍马,她只认最实际的东西,谁出的银子多,经营权就交给谁。

原则上每人只能买一样经营权,价钱和占地面积还有关,要经营仓库类的,肯定得买大面积,至于买到经营权后发现自己不适合做该门生意,程卿允许他们将来自己调换。

该补差价的就补差价,交易双方都同意就行!

当场给付定金的商人不少,没有带够银票的,在签订契约后也在最短时间内将剩下的尾款用银票补齐。

从商人们在县衙聚集,到货坊的每个有用边角地经营权被拍出,前前后后花了三天时间。

一切尘埃落定后,程卿问胡县丞:

“现在不缺银子了吧?”

胡县丞先点头又摇头,看起来傻乎乎的。

“岂止是不缺,是多了。”

商人们交付的银钱,只有一小部分是现银,大部分都是大额银票。

今年春天,裕丰钱庄在秦安县开了分号,来往秦安县的客商们纷纷用起了裕丰钱庄开出的银票,在秦安县就能验明真伪,能兑换现银,能零换整,整换零,大大方便了秦安县境内的各种商贸交易。

这一次规划货坊,程卿还给钱庄留了个位置,裕丰钱庄的管事很痛快掏钱买下了永久经营权。

钱庄是最能嗅到商机的,如果秦安县内一切交易都要在货坊中完成,裕丰钱庄肯定要搬到货坊,免得将来被其他钱庄抢占生意。

事实上,裕丰钱庄在秦安县开分号,本就是一种信号,秦安县的商贸经济发展需要大钱庄入驻,钱庄才会来。

毕竟开钱庄的人不搞慈善,如果秦安县一年到尾都没有几桩大型交易,用不上钱庄的存取兑换,那就是用八抬大轿去请裕丰钱庄,裕丰钱庄都不会来。

胡县丞紧紧搂着装银票的木箱子,直嚷嚷着银子太多了,程卿笑道:“老胡,你有点出息行不,现在银子够了,你快去做该干的事。”

什么是该干的事?

新城墙还要继续修筑。

鼓励老百姓向县衙借钱买种苗,让畜牧业形成规模化!

衙门向老百姓收田税徭役才是常例,反过来追着百姓要借银子给他们的,实属罕见。

虽然程卿制定的借贷条约是无息无偿,百姓们仍是将信将疑。

借了地主的钱,一辈子都还不清的,子子孙孙都要替地主干活卖命,衙门还能比地主们更好说话不成?

胡县丞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带着银子到田间地头宣传,劝泥腿子们向衙门借钱……这是啥世道啊,咋那么不真切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