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 723.723:织坊?庇护所!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723.723:织坊?庇护所!

作者:宝妆成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4-04-07 21:40:26 来源:八一

正如程卿所言,常娘子就是何婉织坊在“千金买骨”。

常娘子按照何婉的指点,把家里的田地租给村里人,直接带着三个孩子到了织坊住。

常娘子的婆家和无赖小叔早将常娘子看成了自家锅里煮熟的饭菜,让她一个女人分家,还带着田地,就是要让常娘子低头求饶,知道生活艰辛后乖乖改嫁给小叔子,到时候田地还是婆家人的,也不损失什么。

现在常娘子直接把田地租给别人,带着孩子跑了,婆家如何肯善罢甘休?

无赖小叔子纠集了几个破皮闲汉,来找织坊要人,不仅想把常娘子带回去,还想讹织坊一笔银钱。

“那无赖肯定得了别人指点,要告织坊拐带!”

何婉现在说起来云淡风轻,那时想是不容易。

告状要去衙门,程卿这个知县不在,县衙最大就是朱县丞!

这种事落在朱县丞面前,还不被朱县丞当成把柄么,肯定是向着常娘子婆家——朱县丞不是要当青天大老爷,是要以常娘子的事为突破口,给织坊定罪,逼得织坊关门大吉。

就算没让织坊关门,至少能分化何婉和邵大户,这俩人阵营不统一了,朱县丞就能各个击破。

邵大户和何婉合作的织坊,代表的是程卿这个知县在秦安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织坊没了,那些把子孙送去县学的大户们就会看明白,程知县在秦安说话没分量了,大家还是乖乖依附朱县丞才能继续在秦安县安稳生活。

“但你还是把常娘子留下了,朱县丞自然是输了!”

何婉挺了挺胸,“不错,朱县丞没赢!我让邵大户挺住,只要他能稳住,他以后就是秦安县首富,他儿子可以继续跟着状元公念书,以后也能给他考个举人进士回来,让邵家光宗耀祖,改换门庭!他要是挺不住,向朱县丞低头告饶,以朱县丞的脾性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会被朱县丞杀鸡儆猴侵占家产,朱县丞这人在女色上荤素不忌,没准儿是邵家的钱要拿,人也要收!”

何婉说完这话,忍不住想笑。

当时邵大户听了何婉的话,瞬间脸都绿了。

邵大户的确有好几房妻妾,就是为了生儿子,如果邵家女眷们都被朱县丞霸占,邵大户是到了地府做鬼都抬不起头来。

程卿也被何婉逗笑了,一般小娘子哪里说得出这种话呀,何婉和她呆太久,近墨者黑,居然拿这种话去刺激邵大户。

男人嘛,自己可以左拥右抱,但自己后院的女人被其他男人沾染,那就真是奇耻大辱了。

何婉提出这点,的确是认真分析了邵大户的心理。

“就这样,他就肯跟着你硬抗朱县丞了?”

何婉不好意思领全部的功劳,“这些话对邵大户只是一种拉拢和劝阻,让邵大户衡量得失,你别看荣九是个纨绔子弟,关键时候他那谱儿一摆出来,还真的挺能唬人,那段时间荣九没少请县学的学生去酒楼吃喝,动不动就提扬州荣家,提石总督有多么稀罕他,想他堂堂一个盐商公子,又有石总督那样的高官显亲,都愿意跑来西北吃沙子,为的就是当你学生,那你得多厉害呀!”

荣九这是本色演出,用自己的形象去衬托程卿的牛逼,邵大户就是西北小县的一个土财主,哪能和扬州盐商比,荣九靠着这一招,不仅稳住了邵大户,还稳住了其他当地大户。

大家决定再观望一下!

何婉统一了内部战线,就不怕闲汉泼皮的纠缠,告就告呗,横竖朱县丞还不敢冲进县衙后面抓人,何婉把常娘子和三个孩子都接到在了县衙里暂住,任由常娘子的婆家怎么吵闹都不交人。

僵持到四月,先帝驾崩,新皇迅速登基的消息传到秦安县,朱县丞就有点慌了。

常娘子的婆家没了人撑腰,哪敢和县里的大户纠缠,织坊一文钱没赔,常娘子那个无赖小叔子在县城晃荡时,不知被谁套了麻袋打了一顿,灰溜溜回了村子。

一开始,织坊没有人来,经过常娘子这件事后,立刻多了许多女子来报名想当女工。

优渥的报酬待遇,能让女子们心动。

织坊强硬的态度,才真正让她们感到安全和向往。

常娘子后来回了一趟村里,她小叔子还躺在床上养伤,婆家人看到常娘子回村,完全不敢上前纠缠。

当日,同一村里,就有三个女子跑到织坊里求何婉收留。

一个和常娘子一样是寡妇,另外两个是还有丈夫的,然而家里男人有打人的习惯,这两位妻子说是到织坊做工,其实是不想继续挨打。

“小郎,你看织坊里这些女工,个个都是可怜人,有寡妇,有被婆家搓磨的女子,有被后娘虐待逃家的,还有坏了名声,家里要逼着守节的……她们到了织坊,能吃饱,有衣穿,有工钱拿,每天再辛苦都没人说要离开,生怕做事太少,会被织坊赶走。”

怎么赶?

即便有人头脑笨些,别人很快学会的工序,她就是学不会,何婉都不赶人。

织坊这么大,纺织羊毛的工序很多,学不会复杂的,就去做简单的。

如果连简单工序都不会,还有扫地和煮饭这些活计可以做,短短三个月,织坊里已经有一百多名女工。

除了淮南赈灾时,何婉就没接触过这么多底层女子。

像小磐那样被家里卖掉的,织坊里有十来个,如果织坊不买,这些女子的家人就要把人卖去青楼。

青楼给的银子比卖给大户人家当婢女多!

至于卖掉的女儿到了青楼会有什么命运,家里人管不了。

卖女儿的,有些是家里揭不开锅,有些是要给家里儿子娶亲,种种理由摆着,除非何婉能掏银子把所有人都安顿好,让大家衣食无忧,不然这样的惨剧总会反复上演。

“小郎,我帮不了所有人,我……”

程卿安慰她:“你已经做的很好了,你要是把所有事都做完了,我不就没用了吗?婉娘,你已经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要改变现状,不仅是靠你一个人努力,甚至也不靠我一个人努力。”

得很多个“何婉”,很多个“程卿”一起努力。

说那些太远了,人还是要活在当下,程卿现在要解决的是秦安县的民生,她要是连一个县城都改变不了,说什么改变整个大魏?

秦安县最大问题,还是太穷。

一个穷字,让秦安县不重视读书,不是大家不知道读书的好处,在程卿来当知县前,这地方连个好的夫子都找不出来,想读书都没法读。

因为穷,妙龄小娘子最好的出路居然是嫁给有头有脸的人做妾。

因为穷,家里揭不开锅,要卖女儿。

女子生活艰难是真的,“穷”也一点都不掺假。

何婉带着程卿视察织坊时,胡典史带着县衙的一群书吏和衙役,在织坊外面站着,胡典史激动到胡子都在抖动:程大人终于回来了,秦安的好日子也要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