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 432:志同道合,方可为谋!(1更)

五皇子果然当场做序一篇。

程知绪觉得五皇子自降身份,殊不知五皇子只感觉到快意!

离开京城后,他不必再遮遮掩掩,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尽情展示自己的学识和能力,比从前十几年的日子加起来都要快活。

五皇子搁下笔,想起了已逝的母妃,眼睛酸涩。

如果母妃还活着就好了。

母妃一定会很高兴。

鲁会长等临清富商捐的十万两银子,五皇子没有全部带走,深思熟虑后反而给江知州留了五万两。

“江大人愿意接收流民,消息传开后,一定会引来更多的流民。仅仅是修码头安置不了所有流民,江大人会需要这笔银子的。”

五皇子殷殷嘱托,江知州并未推辞。

修码头是有利可图,所以临清商人们趋之若鹜。

捐银子也是。

十万两银子与其说是捐给淮南灾区,更像是捐给了五皇子个人。

等五皇子走了,江知州再想组织第二次大规模捐银几乎不可能,哪怕有一万流民涌入临清,临清的商人们都不会像这次一般慷慨。

至于更多的流民要如何安置,程卿倒是借着江知州的口提出了建议,修完码头还能清理河道,修桥铺路,用程卿的话来说是“基础民生建设”。

以前这些基础工程都是官府征集徭役做的,现在用来安置流民,不想服役的临清百姓可以出钱免役,江知州再用临清百姓交的免役钱来支付流民们的工钱。

不过有些临清百姓不愿意出免役银子,就想服役,一进一出间就有了缺口。

五皇子留给江知州的五万两,就是补一补缺口。

为了防疫,流民们进城之前必须泡过药浴。

药材也要花银子买,江知州手里有了这五万两银子,在安置流民时也略有底气。

雇佣流民做工,只是短期措施,长期措施是鼓励流民们去拓荒。

有主的土地江知州动不了,无主的河滩、荒地,江知州作为临清城父母官却是可以做主的。

程卿的建议是三年免田税,有三年做缓冲,薄田也该养肥了……对于想在临清安家落户的流民来说,有了自己的田地就有个根,他们有糊口的活干,有田地,能落籍,谁还舍得继续北上?

就是跑到京城,也不见得有这样好的条件,继续北上,路上还要吃许多苦,不如就留在临清!

程知绪觉得五皇子是自降身份,程卿倒觉得五皇子收商人的银子并不丢人,消息传回京城,肯定有人会指责五皇子,但又能怎样?

重要是,五皇子这样干,把流民就近安置,保障了京师的安宁,这是自己顶了骂名也要为皇帝分忧,多孝顺的儿子啊!

“你看,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你好我好大家好,对所有人都有利,事情就容易成功。”

在临清忙了两三天,终于要启航了,程卿见俞三求知欲很强,也有时间陪他说道说道。

从程卿嘴里说出来很简单,俞三觉得一点都不简单,他没搞懂临清的商人为何会热衷修新的码头,能赚钱是肯定的,可从哪里赚钱?

程卿忍住笑,“你可以问问崔彦。”

俞三的小表情里全是控诉。

怎么能让他去问崔胖子?

可程卿就是铁了心不告诉他,俞三郁闷极了,在甲板上走来走去纠结,最终还是握紧拳头,跑去找崔彦了。

程卿终于忍不住笑出声。

这是去请教崔彦?

瞧着像去打架的。

不把态度端正了,在崔彦那里肯定要吃闭门羹。

小磐走过来,好奇道:“少爷,俞百户和崔主事一直都不对付,您为何一定要俞百户去问崔主事呢?”

小磐不是故意偷听,她耳力好,这艘船上发生了什么都别想瞒过她。

离开京城后,程卿鼓励小磐多问多学,小磐觉得俞百户的疑问自家少爷肯定能解释得更清楚——反正少爷就是很厉害,要科考就六元及第,要做官肯定能位极人臣,若要去经商,一定是富甲一方的大商贾!

程卿对小磐解释时就耐心多了:

“正因为他俩不对付,我才要俞三去找崔彦,吵架也是培养感情的方式,大家不拧成一条绳,到了淮南又该怎么办?”

在天津卫的危机,是侥幸躲过了。

但这一路南下,还有许多困难和危机在等着大家。

俞三不仅是锦衣卫的百户,还是骆竣的外甥,他带出来那些校尉,肯定是骆竣给俞三保命用的,除了京里带出来的锦衣卫,俞三还能联系全国各地的锦衣卫,程卿必须把俞三完全争取到自己这一边。

她不想靠着撩拨俞三,让俞三昏头转向达成目的,她想要俞三自己想明白。

如果俞三也是真心想为淮南灾区做点实事,那与她和崔彦的大目标就是相同的……想到俞三塞给她的一千两银子,程卿觉得趋势很好嘛。

程卿去找五皇子交账,五皇子拿到俞三等锦衣卫给的一千两银子很高兴,却不好大肆张扬:“这点还要俞百户他们多体谅。”

程卿了然。

五皇子要说俞三等人捐了一千两,那其他军士肯定也得捐。

去淮南赈灾的人个个都跑不掉要掏钱袋,这就成了逼捐了。

军士可没有商人富裕,而且大部分军士都要养家的,俞三和谷宏泰之流家世本来就好,俸禄饷银根本不是他们的主要收入!

五皇子不愿意高调宣扬,却请程卿依旧把账目做好,包括临清商人们送给五皇子私人的“礼物”,全部都登记在册。

“等到了下一个粮仓,就把这些东西通通卖掉,再以临清商人的名义一起捐给淮南。”

像那鲁会长,以临清商会的名义捐了三万两给淮南,私下里又送了五皇子一对白玉马和一箱子宝石,至少也值上万两银子。

其他富商有样学样,都是明面上捐一份,私下里再单独送一份。

还有赠送美婢,要给五皇子红袖添香的。

美婢当然不可能要,私下送来的财物,五皇子都笑纳了。

程卿是六元及第的状元郎,十七岁的从五品侍讲学士,眼睛不瞎的都知道她前途无量,自然也收到了些‘礼物’。

她打算带去淮南再说,如果五皇子不把富商们私下送的‘礼物’入账,程卿就偷偷变卖自己的那份。

现在五皇子把话说开了,程卿那一份也可以光明正大登记入册,卖了银子赈济淮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