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 428:以工代赈,强行摊派?(2更)

功劳全是江知州的?

怎么可能!

五皇子虽然年纪不大,程卿做了什么,五皇子心里都明白着呢。

五皇子要是不明白,程卿也不至于明珠暗投——她总会找机会让五皇子明白的!

防疫的方子,程卿已经让江知州带走了,安置流民的法子,也借由江知州的嘴总结归纳了出来。

说到底,富庶的临清城并不是养不起几百个流民,临清码头每日船来船往,这么大的船只吞吐量,收留几百个流民轻轻松松。

江知州魄力不够,做事不爽快,但人家也有自己的顾虑。

程卿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一个劲儿指责江知州。

江知州作为临清城的父母官,得到的消息的途径要比普通百姓快。

在临清只有几百流民,可在东昌府其他地方,在整个山东,流民的数量加起来已经有小两万了!

山东富庶,还是孔孟之乡,今年的天虽然也挺干的,降雨量不够,却远不到淮南那种赤地千里的程度,老百姓们紧一紧裤腰带,日子还是能过下去。

就是淮南的流民涌入山东境内后,有像临清城外这小规模聚居的,也有几千人结伴逃亡的。

人数少,可以去山里挖挖野菜,河里捞捞鱼,只要逃出干旱到寸草不生的淮南,流民活下去的机会就大了。

但人数一多,流民所经过的地方就如蝗虫过境。

当地百姓们田里来不及收割的粮食,流民帮忙收割到了自己肚子里,养的鸡鸭,种的菜,树上的水果,就没有不拿的。

这还是灾民吗?

说是蝗虫已是美称,简直是匪嘛!

像江知州这样的父母官,遇到大规模流民来袭最是头疼,那些人在流民与暴民两者之前切换,一日没有打出反朝廷的旗号,一日不能派兵围剿。

杀又不能杀,救又救不完,几千上万人一天得消耗多少粮食,举城之力,能供几天,供一个月,还能供养一年一辈子?

不仅是临清城把流民阻挡在城外,别的地方基本也是如此。

流民在当地找不到生路,也只有继续往北方迁移,走到天子脚下,朝里的大佬们总要拿出办法来安置。

天塌了,有个子高的人顶着。

地方官们大多是类似的想法,少做不一定对,多做肯定容易出错。

江知州也有同样的顾虑。

江知州最怕临清城放进几百个流民,整个山东境内的流民都闻讯而至,全部跑来临清,到时候自己怎么办?

临清虽然富庶,江知州也不能强迫那些富绅和大商人掏银子掏粮养活流民。

城里的房子,城外的土地都是有主之物,江知州更没有能力把有主的土地白白分给流民们。

要想把流民收编,得有土地,没有土地,流民就是无根的浮萍,他们自己没有努力的精气神,江知州怕这些人在临清城里坑蒙抢掠,坏了临清的治安和风气。

有了自己的土地,流民才会被约束,踏踏实实种田,老老实实给朝廷交税,轻易不敢做违法乱纪的事。

可江知州又变不出那么多土地,不就得来请示五皇子么。

结果程卿给他出了个主意。

江知州想得是长远,程卿的法子是救急。

穷是救不了的,自己不想努力,官府怎么扶都没用,程卿去流民聚集的窝棚区逛了一圈,一看那些流民的精气神就心中了然。

临清城拿不出土地安置流民,那就不拿。

想要土地,想要在临清城安家落户?

行啊,自己努力呗。

要是别的地方,商业不发达,找个零工短工都难,但临清是大运河边上的大粮仓,接纳几百个流民却不难。

程卿给江知州提供的不是什么史无前例的绝妙点子,说白了就是以工代赈,她更多的是给江知州理清了思路,增加了魄力。

江知州在路上就和俞三交流了一番。

俞三听得一愣愣的:

“程大人说要修个码头?”

“是啊,程大人要修码头,说是临清的码头不够用,实不相瞒,本官到任后,早就想扩建临清的码头,几次提起都因种种原因搁置,这次程大人也算帮本官下了决心。”

江知州满脸是笑。

俞三没整明白。

他还以为程卿会建议五皇子就地放粮呢。

临清本就是粮仓,不说动用从通州、天津卫和德州拨运的粮,就把临清本地的粮放出去,五万石赈灾粮养活几百个流民轻轻松松,流民人数增加十倍,甚至二十倍,五万石粮食也能支撑好久了。

不发粮,也不发银子,只让江知州修码头,江知州还能笑成这样?

俞三很聪明,却没有多少实务经验。

从前还没有弃文从武时,他就爱和亲爹俞大人对着干,哪里会去关心俞大人做地方官时是如何处理公务的。

今年进了锦衣卫,俞三就更不用学了,现在的技能点分配的非常偏科。

不过看江知州笑成这样,俞三也不好意思说自己没明白,非常谨慎请江知州指点。

“就是以工代赈,本官出面新修码头,征召流民去做工,以银钱和粮食支付流民的报酬都行,流民的生计暂时解决了,临清又多了新的码头,本官也有信心继续收编淮南过来的新流民!”

江知州讲得眉飞色舞。

俞三抓住了重点,“修码头的银子,是由朝廷出?”

江知州摸着胡须摇头,“淮南的灾情严重,本官怎能为朝廷增加负担,修码头的银子,大部分会由临清城的富绅大商们承担。”

俞三懂了。

强行摊派啊!

没想到程卿会这样做。

从富绅大商们口袋里抢出银子来赈灾,程卿真的能平安离开临清么?

江知州卖了个关子,不肯细说。

谷宏泰将俞三和江知州的谈话从头听到尾,很是羡慕。

这种强行摊派的事,富绅大商们肯定经常遇到。

不过程卿这样给江知州出主意,别人却不好骂程卿,程卿站着赈灾的大义,临清城的富绅大商们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了。

谷宏泰羡慕程卿,就是羡慕人家连做坏事都能被赞扬。

——果真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六元及第的状元郎放个屁,都带着文墨香,旁人还必须捧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