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 425:你行你上呗!(4更)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425:你行你上呗!(4更)

作者:宝妆成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4-04-07 21:40:26 来源:八一

确认水匪们走远了,刚才跑开的军士们才慢吞吞回原地收尸。

犯人是一个活口都没有。

尸身能捞几具就捞几具吧。

最重要还是田主事的尸身,可惜被河水冲走了。

军士们面面相觑。

“吾等这下要如何回京复命?”

“犯官等人画押的口供还在,五殿下说了,能把人带回去最好,带不回去,也要把这些人画押招供的文书带回京城!”

画押文书都用厚厚的牛皮纸包裹着,几个军士各自带了一部分,跳进水里也没被浸湿。

难道五皇子早料到会有水匪?

不行了,越往下想越可怕。

军士们把能找到的尸身找了,不敢再走水路,上岸到最近的驿站表明身份,忍着伤痛,骑了快马回京。

天津卫的消息,比这几人早了一日传回京城。

还等着田主事等蛀虫被押送回京治罪呢,偏偏在路上遇到了水匪,水匪把蛀虫们都砍死了。

哪有这么巧的事?

朝堂上立刻有人抓住五皇子不放,说五皇子不该从天津卫一次性带走三万石粮食,这样的行为不仅拖慢了赈灾的行程,还有隐患,让天津卫的存粮大大不足云云。

皇上不置可否,让朝臣们各抒己见。

等轮到孟怀谨这个大理寺少卿发言了,孟怀谨淡淡道:

“臣以为,天津粮仓情况特殊,五皇子带走三万石粮食无可厚非。至于天津卫的存粮不足,是被人盗卖所致,犯官田某等人虽死,不能排除他们仍有同谋在天津卫作祟,任由天津卫粮仓管理糜烂而不查,却抓着五皇子带走三万石赈灾粮食不放……谁若认为五皇子无法胜任赈灾之责,不妨自己快马出京去追,五皇子一行现在应是走到了山东境内,还追得上。”

孟怀谨说了一大段,总结起来就是谁觉得自己比五皇子厉害,谁就自己去淮南赈灾。

——要不去,就别瞎比比!

他向来是纯臣,和朝臣们都不亲近,讲话也不用给谁留面子。

那个质疑五皇子行为不妥[顶点小说 www.booktxt.xyz]的朝臣差点没被孟怀谨噎死。

皇上倒很满意,孟怀谨这样说了一通,皇上的耳根子清静了。

天津卫的那边,的确要查。

若没有问题,田主事等犯官怎会半路被“水匪”杀害?

皇上担心天津卫的粮仓,更担心天津卫的三个卫所,天津卫离京城如此近,三个卫所将近两万兵士,如果对君上已不忠,皇上晚上睡觉都不踏实。

“孟爱卿,你可愿意去天津卫,彻查仓粮被盗一案?”

“臣领旨!”

孟怀谨一点迟疑都没有,皇上不禁点头。

程六老爷颇为担忧看了孟怀谨一眼。

想到此时已到山东境内的程卿和程知绪,程六老爷忧愁极了。

淮南赈灾比想象中更危险。

南仪程氏这回要么是有两个人要一飞冲天,要么是两个人一起折在淮南。

就算程六老爷担心着自己被程知绪所取代,也不得不承认,程知绪正值壮年,官位已经到了吏部侍郎,的确是前途无量,在程卿成长起来之前,程六老爷或许还要把南仪程氏托付给程知绪照管。

程六老爷,程知绪,再加个程卿,算是引领南仪程氏的老中青三代。

后两者要是出事,剩个程六老爷在朝也是独木难撑,南仪程氏承受不起那么大的损失。

孟怀谨又要去天津卫,那里的凶险不亚于淮南赈灾,程六老爷能不愁么?

愁得程六老爷胡子都快掉光了!

……

孟怀谨估算的没错,程卿一行人,的确刚到山东境内。

大运河贯穿山东西南部,程卿一行人不仅是从山东过境,在山东境内停留的时间还不短。

因为山东境内有德州和临清两处大粮仓,这两处粮仓,要承担十万石的赈灾粮调拨任务!

天津卫在本朝之初,其实更多是作为海运周转,后来京杭大运河被接通了,朝廷基本放弃了海运,一心发展河运。

除了通州、天津卫粮仓,沿着京杭大运河南下,一路还有四个大粮仓,按照由北至南的顺序,分别是德州、临清、徐州和淮安。

德州、临清都在山东,徐州和淮安则在江苏。

大运河不经过淮南地区,离淮南最近的两大粮仓是徐州和淮安,徐州、淮安自然也承受了最重的调粮任务。

通州承担五万石,天津卫三万石,德州和临清加起来十万石,徐州和淮安则要承担剩下的二十二万石粮食调运。

五皇子手里已经有了三万五千石粮食,心急如焚想赶到淮南,从德州和临清拉走的粮食也按十分之一算,想要带着四万五千石粮食先行出发。

在临清码头停靠时,程卿看见了衣衫褴褛的搬运工,码头的人说这些就是从淮南地区逃出来的,这些流民浑浑噩噩,涌出淮南就四散而走,有的北上,有的南下,朝全国各地跑。

能找到生计就停下逃荒的脚步,他们在码头搬运也不要工钱,只要一天管两顿饭就行。

流民都已经走到山东了!

不是在淮南活不下去,这些人是不可能离开故乡的。

他们不像程卿等人有船坐,有马骑,有车乘,全靠双腿走路,一路从淮南走到临清码头……淮南的旱灾爆发的比朝廷所了解的情况更早,也更严重。

流民们神情麻木。

五皇子让人去问清楚码头有多少流民,如果不知道就算了,既是遇上了,可以把这些人就近安置。

就算皇上知道了,也不会说五皇子做的不对,不沿途安置流民,放任这些流民们继续北上,最终岂不是全部聚集在京城外?

这事儿程卿愿意去干。

听说程卿是朝廷派去淮南赈灾的官员,流民们麻木的脸上终于有了动容,有人又哭又笑,疯疯癫癫的喊话:

“都死啦……没得救……”

这些流民显然是受了极大的刺激。

他们能走到临清,同行的亲友却不见得能走到。

程卿上岸看了流民的临时聚居点,全是草搭的窝棚,以壮年男人居多,瞧不见几个老弱妇孺。

程卿都不敢细想。

——是老弱妇孺自己撑不住,还是在半路就被舍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