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 336:不相信,不接受(1更)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336:不相信,不接受(1更)

作者:宝妆成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4-04-07 21:40:26 来源:八一

恩荣宴让程卿疲惫中带着兴奋。

比起每日苦读,她还是更适合这样的场合!

恩荣宴后第二日,程卿等人再次进宫,这一次是谢恩,还要领取朝廷颁发的朝冠服带和进士宝钞。

三月二十一日,程卿率众进士前往国子监拜谒孔庙。

承平十年这一科所有进士的姓名和名次都会按旧例,被刻在石碑上。

再回国子监,程卿没什么异样。

她本来就没把国子监的监生们当一回事,这里不过是她短暂停留的地方,若不是皇上下旨让她荫袭监生名额,程卿根本不会做国子监的监生。

她更认可南仪书院是自己的“母校”。

当然,程卿不会表现出来,国子监里的授课老师与王祭酒对她还是很好的。

王祭酒将她看成是‘国子监之光’,看程卿的眼神非常慈爱。

别的监生嫉妒也没法子,若有不服气,也学程卿考个‘六元及第’回来,祭酒大人同样会把人供起来——什么,你要说‘六元及第’是不可复制的?那考个探花总行嘛,董劲秋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果连探花都考不到,那还是闭嘴好了,王祭酒没那么多时间浪费在学渣身上。

程卿看着自己的姓名被刻在石碑上。

她在大魏留下的痕迹越来越多了呀。

羁绊自然也越来越深。

程卿眨眨眼睛,那怪老头怎还不上门找她,难道要等她下个月毒发再去铁匠铺请人?

如果可以活着,谁愿意去死呢。

何况程卿现在靠着‘六元及第’的名头,明显能活得很舒服滋润,她就更舍不得死了!

得想个法子,激一激那个怪老头。

……

在程卿领着众多进士拜谒孔庙时,二房的人拖家带口到了京城。

程知绪升任三品吏部侍郎。

程珪得中二甲进士。

这一个个好消息令钟氏高兴极了。

丈夫由地方官做了京官,以后官位变动也不过是在京城各衙门打转,再也不用从一个地方辗转到另一地方,一家人也总算可以团聚。

当然,程知绪一升官,钟氏身上的诰命等级也能往上升一升,钟氏嫁入程家后恪守本分,生儿育女、孝顺公婆和打理家事,样样都做的不错,夫荣妻贵是钟氏应得的。

钟氏更高兴的是儿子争气。

女人出嫁前看父兄是否争气,出嫁后靠丈夫,年老后就靠儿子,钟氏还没有老,但像她这个年纪,的确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儿女身上。

程珪就是她最争气的儿子。

哪怕程知绪升任三品侍郎,都不及程珪考中二甲进士叫钟氏高兴。

程知绪的成功,世人会归结到南仪程氏身上,会归结到朱老夫人教子有功,很少会提及钟氏这个妻子的功劳。

但程珪就不同了,钟氏怀胎十月生下的孩子,这个孩子的喜怒忧乐牢牢牵动着钟氏的心,看见他受挫,钟氏忧心如焚,看见他成功,钟氏欢欣雀跃。

“二爷在信里说给珪哥找了一门好亲。”

钟氏已经看见了京城高高的城墙。

一路从南仪到京城,哪怕是大户之家的女眷,都无法时刻保持着光鲜亮丽。

再说了,出远门在外,还绫罗绸缎在身,满头珠翠,那简直在告诉匪徒快来抢自己嘛。

风尘仆仆都拦不住钟氏的好心情,还未进城,她的一颗心已经快活的不得了。

黄氏自然是说着好话奉承妯娌。

一家人离开南仪到京城,以后都要靠着程知绪过日子,黄氏又不傻,干嘛要和嫂子唱反调。

反正说好话不要本钱,也不会掉块肉。

而且黄氏是真羡慕嫂子钟氏,人家丈夫、儿子都争气,命也太好了!

钟氏和黄氏做了多年妯娌,以前黄氏还会和钟氏别苗头,这两年程知绪升官速度快,黄氏已经彻底改变了态度。黄氏也愿意侄儿能娶个高门大户家的小姐,姻亲之间相互走动,将来黄氏的儿女说亲娶媳也有更多资源。

两妯娌其乐融融,都在说着程珪的那门‘好亲’。

反倒是朱老夫人,一路都闷闷不乐。

婆母的情绪是从什么时候低落的呢?

哦,好像是她们离开南仪上京,在半路上听说了会试放榜,得知程卿中了会元的时候吧!

二房的人上京,是与一位调去外地的知州同行。

知州晓得她们是吏部侍郎的家眷,一路上都殷勤奉承。

那时候朱老夫人还很快活,几年前程知绪也是知州,如今转眼做了三品大员,知州都要奉承二房了,朱老夫人这两年被禁足在家的郁气一扫而空。

那位知州也是想讨好程知绪,就从其家眷下手。

偏偏对南仪程氏的情况一知半解,听说二房有子弟参加今年会试,知州大人就特别留心这方面的消息。

知州要去的地方不是京城,两家不过是同行一段路就要分开。

在分开以前,会试放榜了。

知州大人亲自上岸拜访做了学政的同年,一省学政肯定对这些讯息很敏感,这时代不是没有快速传递讯息的手段,只是信息传递的途径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从同年那里,知州打听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

程侍郎的儿子在会试榜上有名!

这还不算厉害的,真正厉害的是程侍郎的侄子。

事情都过去大半个月了,黄氏都还能想起知州大人当时夸张的语气。

“老夫人,您的两个孙子可太争气了,会试都已中第!特别是程卿,连中五元,是今科的会元,他肯定会做状元……连中六元这种事,从前可没有过!”

知州大人用极夸张的语气把程卿翻过来翻过去的夸奖,看他那样子,恨不得把程卿的姓剥了,冠上自家的姓,抢回去做自己儿子。

朱老夫人再三确认知州没有搞错后,当时就犯了病。

知州大人不知道自己做错了,只当自己好心办了坏事,让朱老夫人欢喜过了头,又见程三爷也开始对他冷淡,讪讪下了船与程家人分道扬镳。

就是从得知会试结果起,黄氏就没见婆母笑过。

后半截路上,婆母还几次找她确定,说那知州冒冒失失的肯定打听错了,黄氏都顺着婆母口风说。

可事实究竟如何,二房所有人都知道。

等到了通州码头,连码头的挑夫都在说‘六元及第’的程状元,朱老夫人紧绷着脸,仍不死心。

程知绪留在通州驿站的下人,顺利接到了二房一行人,第一件事就是向各位主子报喜,程珪少爷今科殿试是二甲第七名!

钟氏当场喜极而泣,朱老夫人却没为亲孙子高兴,追问下人程卿的殿试名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