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 306:会元争议(2更)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306:会元争议(2更)

作者:宝妆成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4-04-07 21:40:26 来源:八一

乔映真一哭,四皇子差点落荒而逃。

承平十年才十七岁的四皇子咬牙发誓会一辈子对乔映真好。

四皇子十七岁,乔映真十五岁,都不知道‘一辈子’意味着什么,但在此时此刻,四皇子是很认真在说这些话。

如果他以后娶的正妃欺负真真表妹,他绝不会饶过对方。

真真表妹虽是侧妃,在他心中才是妻,谁也别想越过真真表妹去。

日后他若能登……未尝没有拨乱反正的机会。

四皇子说了许多话哄乔映真,乔映真眉眼间始终带了一抹愁,四皇子为了转移乔映真的注意力,主动提起了程卿:

“如今对外的说法是乔家走丢了婢女,倒不好特意去感激程解元,不过程解元的家丁救了你,我会给他们一场富贵!”

四皇子想起此事也是后怕。

乔家的护卫大半都受伤,当时已经不抵事了。

如果不是程家的护卫追上去,那些匪徒会不会彻底毁了真真表妹?

现在乔映真只是名节有损,不得不做了侧妃,如果真正受辱,就算宁妃再怎么受宠,四皇子本人也愿意都没用,皇上不会让失去贞洁的女子做皇子妃,皇家丢不起这颜面,还有混淆皇室血脉的隐忧。

乔映真轻轻点头,“在大慈悲寺里,我也见过程家女眷,看上去很好相处,我有心与她们亲近,母亲却说我太容易相信人。”

四皇子哄她:“你有一双慧眼,怎会看错人?你以后想做什么就去做,别管舅母和旁人说什么,你见到的程家女眷是程解元的母亲与姐姐们,这个程解元今科必会榜上有名,你与程家女眷来往不**份。”

程家门楣本来就不低,是程卿这一支人丁稀薄,程卿也没有父兄在朝为官,才让程卿一家在京里不起眼。

不过等程卿入朝后这种情况就会改变。

程卿虽得罪了长公主,却让自己的名字被皇上记住,祸福相依,四皇子有种预感程卿未来前程不会差!

呵,就是差了些,自己也该推程卿一把。

乔映真出事,长公主是四皇子第一个怀疑的对象。

敌人的敌人,四皇子觉得可以尝试着做朋友。

四皇子说乔映真与程家女眷来往不**份,乔映真表情一黯,说的再好听,侧妃就是妾,她一个即将要做妾的人,还讲什么身份?

只求程家女眷不要瞧不起她就好!

为了不让四皇子担心,乔映真也勉强撑起兴致:“那等我及笄礼时,就邀程家两位姐姐来观礼。”

四皇子笑着说好,巴不得乔映真能有点事做,早日驱散被劫匪掳走的阴霾。

乔映真和四皇子的事已经过了明路,就等着乔映真及笄礼后就要去做皇子侧妃了,乔家人乐见两人亲近,四皇子与乔映真单独相处也无人阻拦。

乔夫人对女儿做侧妃的事犹有不甘,遭此横祸甚至有些魔怔了,就算四皇子解释此事与程卿无关,因为没有证据是长公主所为,四皇子也掩下了自己的猜测没提,乔夫人心里就一直卡着根刺,总疑心是受程卿连累……其实就是没勇气去承担乔映真被掳走的自责内疚。

如果能忍一忍,不要过早得意洋洋去拜佛还愿,歹人也抓不到可乘之机坏了乔映真的名节。

乔映真由皇子正妃变侧妃带给乔夫人的心痛,更胜过乔夫人被削耳的肌体之痛。

乔三娘依偎在乔夫人身边也是不住自责,并为妹妹乔映真的未来深表担忧:“也不知皇上会指哪家贵女做四皇妃,妹妹的性情能争过未来的四皇妃吗?”

乔夫人越发忧虑。

是啊,真姐儿的性子能叫宁妃和四皇子喜欢,却真的不适合后宅争斗。

乔夫人原来不管,是怕乔映真改了性子后反丢了四皇子的喜爱。

做正妃就是软和一点也没什么,有正妃的份位在,四皇子后院的其他女人不敢轻易欺负到乔映真头上。

如今由正妃变侧妃,乔夫人就要为乔映真发愁了。

四皇子肯定会护着真姐儿。

四皇子现在只有真姐儿一个喜欢的人,以后花红柳绿的有一堆女人,还会不会像现在这样?

就算四皇子将来对真姐儿的感情不变,四皇子的精力也不会全部放在内宅上。

乔夫人喃喃道:“为了真姐儿以后不被欺负,四皇子的正妃可要好好选。”

乔三娘使劲点头,“我们早做打算,妹妹那边才有保障。”

乔夫人瞧着大女儿秀美的脸,脑中忽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正妃也出自乔家,姐妹俩共侍一夫,不仅能相互扶持,也能保证四皇子的子嗣出自乔家女的肚子。

这个念头乔夫人以前从未想过,如今形势特殊,一旦冒出来,乔夫人就压不回去了。

能不能成事,还得递牌子进宫与宁妃娘娘商议过才行。

……

会试放榜前一日。

礼部侍郎与梅翰林同为会试主考官,两人的面前摆放着两份试卷。

对于选谁做会元,章侍郎与梅翰林有争执。

两人谁也不让步,僵持不下,同考官们也分成了两派,有支持章侍郎的,也有赞同梅翰林的。

会试由礼部主持,章侍郎和梅翰林迟迟不能选出会元,还惊动了礼部尚书。

在会试放榜前,礼部要将今科录取的会试名单呈给皇帝过目,这两个主考官有争执,名单定不下来,尚书大人自无法交差。

章侍郎比梅翰林年轻了好几岁,不到四十岁就做了正三品的侍郎,性格中犹有锐气,喜欢的文章也是锋锐有进取心的,梅翰林在翰林院呆了十年,再多的锐气也磨平了,更喜欢四平八稳的文章。

两人的经历和性格决定了不同的偏好,因此僵持不下,由礼部尚书出面调节都无用。

礼部尚书也不能越过章侍郎和梅翰林去做决定,毕竟这两人才是今科会试的主考官。

尚书大人提议将两个举人的试卷上呈御前,由皇上定夺,章侍郎和梅翰林都表示赞同。

皇上将两份试卷看过,给出的评价也是两个举人的水平不分伯仲。

试卷既上呈御前,自然不用再糊名,皇帝对梅翰林的选择有些不解:

“朕记得梅爱卿也是宣都人士,怎就没有提携同乡的心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