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 174:借古讽今(3更)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174:借古讽今(3更)

作者:宝妆成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4-04-07 21:40:26 来源:八一

程卿说完,议事厅里的族人才慢慢回过味来。

敢情程卿和五老爷一早就商量好了。

代宗皇帝威胁宗室和朝臣说,不许同昌公主葬入帝陵,就把自己帝陵搬离天寿山,五老爷刚才的话和代宗皇帝的话如出一辙。

大家不同意程蓉葬入祖坟,五老爷自己也不葬入祖坟。

他连祖坟都不想葬进去,还当什么族长,还为族里鞠躬尽瘁,那岂不是有病?

程卿用代宗皇帝的旧事,强调了五老爷的决心。

族老们都悚然而惊。

族里可不能没有五老爷啊!

五老爷或许不适合入仕,但真是太适合当族长了,一时之间让他们推选别人,哪有比五老爷更适合的?

五老爷的心态,程卿已经讲得明白,也给了族老们可下的台阶。

面子上,又有皇帝给的哀荣和封号,程蓉也的确和其他未嫁女不同。

公主是比县主尊贵,但本朝就有公主葬入帝陵的先例,让程蓉这位县主葬入程氏祖坟,好像也还行?

何况族中小辈们自己都不介意。

这事儿也从侧面激发了他们的志气。

将来科考失败,若怨到程蓉坏风水一事上,那就是自扇嘴巴子了。

里子和面子都说得过去,族老们走到一起商议一番,索性就想成全了五老爷。没等族老们表态,程珩父亲哼哼唧唧:

“代宗皇帝为本朝第三任皇帝,是个圣明君主,与孝惠皇后倒是伉俪情深,膝下无子,过继了亲王之子立为太子,代宗皇帝薨逝后,太子继位大统,是为后来的宪宗皇帝,程卿你不要信口胡说,代宗皇帝与宗室和朝臣对抗,让同昌公主葬入帝陵一事,我未曾听说,也没有在书上看过,你从哪里看到了后人牵强附会的野史传说,竟也能当真!”

程珩父亲的意思,程卿是胡说八道。

族老们都觉得他太闹腾,程卿自己倒不生气,反而笑眯眯道:

“正是这次去京城得知的,皇室辛秘,普通百姓不得而知,修史编典的翰林官才能知道呢,堂伯莫急,待我将来入了翰林,一定为堂伯将这段史证摘抄出来给堂伯过目。”

——你不知道,是因为你连翰林院都没入过,没资格接触到这些史料。

——不过不要紧,你当年考不入翰林院,你儿子程珩可能也考不进去,但我能考进去,等我将来入了翰林院,一定记着这事儿。

把程卿的话稍微翻译下,就是以上意思。

程父都想跳起来打人了。

小瘪崽子,凭什么咒他儿子进不了翰林院?!

程三老爷都看不下去了,咳了两声:

“好了!揪着个小辈不放,你也要有点做人长辈的气度,卿哥儿还敢在这种事上说假话吗?他说有此事,就肯定有!”

“谢谢三叔爷信任,还是三叔爷英明!“

程卿嘴甜顺杆子爬,程三老爷被她马屁拍的舒舒服服。

五老爷见局势已定,使了个眼色,程卿就说自己不打搅长辈们议事,要先行退下了。

程父被她气得发晕。

小瘪崽子,现在又知道自己是小辈了,刚才也没人请你进来啊!

程卿一走,程珪等人也跟着她退出。

程瑁心中好奇,“这段旧史不仅大房的堂伯不知道,我等也没听过,小郎又从哪里看来?”

程瑁不是在质问程卿,程瑁纯粹是好奇。

程卿笑笑,“孟师兄考中状元,进了翰林院就是从六品修撰,年前被擢升为正六品侍讲,我和五叔爷离京时又听说师兄当了从五品的侍讲学士。”

“啊,是孟师兄!”

“嘘嘘,我可没说过是孟师兄说的。”

程卿丢给程瑁一个“你知我知不许说破”的眼神,程瑁使劲点头。

程瑁不提代宗皇帝辛秘,反追问起孟怀谨的近况。

其实有什么好说的?

代宗皇帝的这段辛秘的确是离京之前孟怀谨告诉她的,想必那时,孟怀谨已经向五老爷提过让程蓉葬入孟家祖坟的事。

不过五老爷没应,孟怀谨担心程蓉葬入程氏祖坟的事会不顺利,才将这段代宗皇帝的往事告诉程卿,让程卿用作依据说服程氏族人。

真正的史实哪有程卿三言两语说的那么轻松,代宗皇帝已是挺强势的帝王了,他以迁帝陵为威胁,要把爱女同昌公主的随葬帝陵,最反对的不是朝臣,而是宗室。

毕竟代宗皇帝做此事的影响,要坏也是坏皇室风水,和朝臣们没多大关系,他们何必要为皇室自己的事和代宗顶着干?

宗室反对的态度很强烈,代宗就说要从宗室过继子嗣当太子。

有太子这个香饵吊着,宗室也就顾不上去和代宗唱反调了,怕惹了代宗的厌恶,将他们的子孙摈弃在皇嗣子之外。

那可是太子之位,是未来的皇帝,只因代宗没亲儿子,才有机会落到他们的子孙头上!

相比帝位宝座,同昌公主葬在哪里就是不堪一提的小事了。

代宗皇帝用这香饵吊着宗室之人,朝堂内外再无反对之声,等同昌公主的棺柩葬入帝陵后,才从宗室藩王的儿子里选了后来的宪宗当太子。

代宗皇帝大行前,太子的生父已逝,生母尤在世,代宗许太子登基后可追封生父,加封生母,条件是不许太子登基后改变代宗的决定,再动皇陵。

宪宗皇帝几岁就被过继给代宗皇帝做太子,与生父生母感情远不如与代宗皇帝亲厚,登基后有朝臣献媚,上奏一篇万字长文,给宪宗皇帝追封生父为帝找出许多理由。原以为会受到宪宗皇帝嘉奖擢升,却被宪宗皇帝以孔礼大义驳之,说若自己的生父追封为皇帝,牌位到了太庙都无处摆放,论薨逝时间,生父犹在养父代宗皇帝之前,如今追封为帝,难道要把牌位排在养父代宗皇帝之前?

对生父倒是尽孝了,对养父却不孝。

孟怀谨对程卿说起此段历史,也赞宪宗是圣明君主,宪宗的坚守底线,压下了一场可能波及整个朝堂的骚乱。

孟怀谨说的辛秘,许多内容都是代宗、宪宗两任皇帝的起居注上记载的内容。

程卿觉得孟怀谨找出这段皇室旧史,除了帮助程蓉顺利葬入祖坟,为未尝没有借古讽今的意思。代、宪两位皇帝都是大魏的名主,而现在坐在九五宝座的那位么……就让人一言难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