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 102:皇恩浩荡!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102:皇恩浩荡!

作者:宝妆成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4-04-07 21:40:26 来源:八一

接旨?!

程卿心中狂跳,李知县偷偷给她递眼色,程卿就有了喜意。

盼星星盼月亮的判决文书终于到了,看样子不是最坏的结果。

柳氏恍惚,李氏和何老员外对视一眼,立刻帮忙张罗着香案迎接圣旨,柳氏浑浑噩噩的按照李氏的吩咐做事,走路都双脚发虚。

程卿三个姐姐心里也翻江倒海,一家人都在盼着这一天,可这一天真的到了,三姐妹又害怕。

若没判,还有转圜余地,如今倒是判了,结果是好是坏,都不可再变——

不同于程卿一家的惶恐不定,朱老夫人欢喜的很。

程卿命薄,承受不起‘县案首’的称号,这样的喜事都没过一天又要被老天爷收了回去。

哈哈,不枉她亲自来杨柳巷看这一场热闹。

男丁流放,女眷入教坊,这就是程知远家眷的最终结局了!

朱老夫人怕自己忍不住笑出声,赶紧低下头假装拿帕子拭泪。程知绪却没有朱老夫人那样幸灾乐祸,接什么旨要这样大的动静,判决文书一下,就该立刻将程卿一家人带走,哪会让程卿焚香备案……事情好像失控了,程知绪看着和俞知府等人一同抵达的轿子,一直没下轿的就是宣旨的钦差。

杨柳巷的街坊们离得远远观看,大家都想知道朝廷会怎么判程知远的案子。

程卿刚拿下的县案首,难道立刻就要被革除吗?

这也太惨了。

程卿顶着一众同情和担忧的目光,带着柳氏和三个姐姐跪了,轿子里的钦差总算肯露面。

钦差一亮相四周就响起一片抽气声,程卿好奇极了,一双粉底皂靴出现在她视野中,听到那声‘程卿接旨’,她都感觉像是做梦——

这声音,想忘也忘不掉呀。

怎会是这人当宣旨的钦差?

程卿恍惚,差点没把圣旨听清楚。

挤干净那些华丽无用的辞藻,这圣旨只有一个核心意思:程知远无罪!

不仅是无罪,朝廷认为程知远不与河台府一群贪官同流合污,导致他被灭口做了替罪羊,这是因公殉职。

朝廷恢复了程知远的名誉,还追晋程知远为正四品赞治尹,赞治尹是个勋官虚衔,荣誉意义更大过实际意义,人都死了,一下从七品跳到四品也没什么用。

但对因公殉职官员的家眷,这种追晋是一种安慰,更是庇护。

程知远得了追晋,第一个受益的就是柳氏,柳氏从戴罪的女眷,一跃成为四品恭人——朱老夫人早已停下了假哭,一双眼睛里差点喷出实质火焰。

四品恭人?

哈!

上不了台面的柳氏,竟获封四品恭人!

程知绪升了四品知府,按说也能为母亲和妻子请封诰命,不过按朝廷的规定,要等程知绪上任后经过一次考绩,才能请封。

所以朱老夫人如今的诰命还是按照程知绪没升官前的品阶来的,五品宜人,比受封后的柳氏矮了一品,朱老夫人全靠心中那股不能让程卿一家看笑话的气强撑着,否则已经当场昏厥了。

第二个受益的则是程卿这个‘男丁’。

官员因公殉职,按大魏的旧例,可以荫叙一子,荫袭该官员生前的官位。

也就是说程卿可以不参加科考了,现在就荫袭程知远身前的官位,从七品知县入仕……十四岁的县令能做什么呀,政务不会处理,反耽误了一县民生。

而且知县是实缺,不知有多少举人作为候补官员还在苦苦等候实缺,实在是轮不到程卿这个半大孩子去补实缺。

“程尚书向陛下请旨,等你过了乡试,允你进入国子监读书,六个月期满,便可去吏部候选补缺。”

因程卿年纪小,钦差少不得要多解释两句。

程卿有过短暂失落,要不是她生理年龄太小,就能以七品知县直接入仕了,踏入官场的时间要节省好几年呢。

这失落只是一闪而过,以荫袭的途径入仕,当然比不了正统科考。

十四岁的年龄也难以服众,去了任上县里的百姓不会信任她,衙门的衙役会想着糊弄她,县丞和主薄更不会将她放在眼里,当个官还处处受掣肘那就很没意思了,干什么都事倍功半。

程尚书,就是在京城做官的程六老爷。

六老爷也想让她以科考入仕,而非荫袭入仕,所以请旨让她过了乡试再去京城国子监读书。

过了乡试就是举人嘛,离进士只一步之遥,在哪里求学都差不多。

这些念头飞快闪过,俞知府清了清嗓子出声提醒:

“程卿,怎还不接旨?寻常官员因公殉职是生前官职增加一级追晋,程大人被追晋为正四品赞治译尹,可谓是皇恩浩荡!”

程卿顾不上多想,赶紧从钦差手里接过圣旨。

交接圣旨时她不小心触碰到对方的手指,三月春光大好,钦差的手指却很冰,激起了程卿的鸡皮疙瘩。

除了邺王世子,程卿认识的人里没有如此差的体质。

接了圣旨抬头,面前的钦差可不就是邺王世子萧云庭么!

这人竟再次来了南仪。

上次来的偷偷摸摸,这次萧云庭可是以宣旨钦差的身份现身,不仅光明正大,当地的一干官员还不能怠慢。

萧云庭的戏也演得好,好像是第一次见程卿,以钦差身份说了一些冠冕堂皇的话就露出了倦容,李知县赶紧说安排好了休息之所,还请萧世子移步,萧云庭毫不犹豫上轿离去。

什么程知绪,朱老夫人等人,完全入不了萧云庭的眼,他连眼神都懒得施舍一个。

俞知府还要应酬萧世子,赶着离去,被程卿叫住:

“俞大人,我们一家可以离开杨柳巷了吗?”

俞知府拿眼睛瞪她,“你说呢?你是忠臣之后,便是来知府衙门本官都要好好招待你!”

万没想到事情会峰回路转,程知远不仅没获罪还被朝廷追晋了,把程卿一家软禁在杨柳巷本是没有私心的,只怕程卿不领情。

出乎俞知府意料,程卿对着他深深一鞠:

“学生谢过两位大人,您和李大人的爱护,学生不敢忘,也不能忘。”

——年纪不大,难得是个明白人。

俞知府和李知县走时都带上了笑意。

俞知府一并带走了看守的衙役,程卿一家重获自由,她刚把圣旨供奉好,南仪书院一群同窗不知从何处冲了出来:

“程卿,你今日可是双喜临门!”

程卿高声应道:“不错,今日我父亲沉冤获封是一等大喜事,我考过县试是第二喜,双喜临门正该好好庆祝——太白楼的席面我没忘,等我忙完家事,一定和诸位不醉不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